初三:節約的作文
2025-01-23 18:11:08
作為一名學生,要懂得節約,為節約資源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小編整理了幾篇節約的作文,希望你喜歡。
勤儉節約作文
節儉就是勤勞和儉樸,指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用錢有節制,不鋪張浪費,自己動手製造勞動的財富。諸葛亮曾說過:「靜以修身,儉以美德。」這不正體現出節儉對於提高自身道德的修養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勤儉節約不就是從我們小就學習」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每一個同學都能琅琅上口的千古名句。這首詩讓我們懂得了勞動的辛苦,同時也深深的告訴我們要勤儉節約的重要性。事實上我們的先輩們一直都把勤儉節約當做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而今,我們的習近平主席還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說「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現代的龔全珍老人,她是一個真正的將軍夫人,循著丈夫生前的足跡,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扶危濟困,每日反省自己是否好逸惡勞,堅持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理想主義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私奉獻,她的大女兒說:「媽媽甚至把自己生活開支降至每日三元,一條褲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她的儉節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嗎!
如今的21世紀的我們又該如何發揚節儉這一美德呢?似乎在這幸福和平的社會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淡忘了節儉這一美德。衣服舊了換新的、飯吃剩了就倒掉……節儉在被奢多的東西代替了嗎,而我們是否即將要遺忘節儉這一美德呢?
不,我們要肩負起發揚這一美德的使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使節儉這一美德深入人心!
節約,讓生活更美好
古人語:「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這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不節,則常不足。」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然界所生長的萬物(資源)是有限的,由人來加工製成的物品資源也有限。而取時有限度,用時節約,則常常能滿足人類的需求。如果相反,取時無限度,用時又浪費,那麼球上公有的資源就會很快消失。
現在全社會最引人注目的事是節約,,節約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新聞媒體每天都有關於節約的報導,茶餘飯後人們也在談論著這個話題。人們對於節約眾說紛紜,觀點不一,煞是熱鬧!
同學們不是經常在書中讀到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嗎?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節約呢?因為我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自然資源比較匱乏。就拿水資源來說吧:人類用水量隨著人口的增長而不斷增加,世界人口,在50年代為25億,1999年達到了60億,增加1.4倍,與此同時,農業用水增加了5倍,工業用水增加了26倍,家庭及生活用水增加了18倍,據專家估計,世界人口正以每年8100萬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94億,水的需求量也將成倍增長,形式十分嚴峻。
擰開水龍頭,清潔甘冽的水滾滾而來,其實,自來水來之不易。它們可能取自幾百米深的地下,或者引自幾十公裡、幾百公裡遠的某條江河,某座水庫,這些原水首先要在淨水廠淨化,去除鐵質,去除細小的漂浮物,水生物,沉澱下雜質,用殺菌液體殺菌,經過檢驗符合人體飲用後才能出廠。合格的自來水經過蜘蛛網似的管道,用高壓水泵加壓,才能源源不斷地送入居民家。大家看,每一滴自來水都要經過那麼多的程序,你有理由浪費嗎?
近幾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艱苦奮鬥和勤儉節約地意識淡薄,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現象比比皆是。而且人們普遍出現了認識上的誤區,很多人認為節約就是小氣,以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該講闊氣,講派頭,講排場。中國人民自古以來長期形成的儉樸的作風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即使有的人想節約,但是礙於面子,也充當大款。節約為榮,浪費可恥變成了浪費為榮,節約為恥了。
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生活的更加幸福,為了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富強,為了我們的地球更加生機勃勃,我們對於資源的利用要做到:「取之有度」這樣才能達到「用之不竭」。現在全社會倡導節約,我們不妨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節約用電……
「不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人類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