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學攝影:關於鏡頭焦段你知道多少?
2025-06-04 18:49:13
各位小白們在接觸攝影的時候會不會經常聽見有「焦」這個字的詞語呢?比如焦距、焦段、變焦、定焦、對焦、追焦、失焦等等。這些平時聽起來貌似不難理解的詞,單挑出來說是不是也會讓你犯了迷糊?今天的小白學攝影就從這個「焦」字出發,跟大家來科普一下,鏡頭焦段的那些事兒。
這些詞語中的「焦」指的是焦距,也稱為焦長,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是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也就是相機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一般鏡頭上標註的50mm、28-70mm等就是指鏡頭焦距了,常見焦距包括8mm、15mm、24mm、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400mm、600mm、1200mm等。
而焦段就是指變焦鏡頭焦距的變化範圍,由於不同焦距的視角範圍也有所變化,比如因此擁有不同焦段的鏡頭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能拍攝不同視野範圍的畫面。鏡頭的視野一般是根據35mm規格的標準來標示焦段的,按照視野的不同可以將鏡頭分為標準鏡頭(50mm)、廣角鏡頭(24mm)、望遠鏡頭(500mm)。
對數位相機來說,35mm全畫幅傳感器的尺寸為標準視野,而APS-C、M4/3、1英寸等傳感器尺寸的相機上的焦段需要通過一定的係數來換算。以佳能為例,要乘以1.6的係數,比如100mm的定焦頭,掛在APS-C的機身上,其等效焦距是160mm;同樣的,佳能APS-C經典套頭18-135mm的實際焦距應該是28-216mm。
在上述的文字中,我們會發現有些鏡頭焦段只標註了一個數字,而有些則是由兩個數字框定的範圍。這就是定焦與變焦鏡頭的區別,擁有一個固定焦段的鏡頭稱之為定焦鏡頭,可以通過轉動鏡頭實現焦段變化的鏡頭稱之為變焦鏡頭。
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各有各的優勢,一般來說在同級別下定焦頭的做工和畫質都要優於變焦頭,輕巧便攜的鏡身重量還有大光圈加持。變焦頭則是可以用一支鏡頭實現不同視野的變化,方便;更有如18-135mm、18-200mm這樣能「一鏡走天涯」的大變焦鏡頭,在與用多支變焦鏡頭湊齊同焦段比較而言,更是輕便又省去換鏡頭的麻煩。
「一鏡走天涯」的大變焦鏡頭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使用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人,有著對鏡頭感、對攝影、對構圖的不同把握。持變焦的人,選定一個角度之後,就會站定不動,然後不停旋轉手中變焦環,在這種情況中換到哪個焦段,拍攝的角度都是單一固定的,長期保持這樣的拍攝習慣,可能會使照片風格和語言越來越固化、拍攝時的思維也變得懶惰。而定焦者的拍攝往往由於焦段的限制,需要不停的上躥下跳,左右思量,位置的移動往往帶來了更多的觀看變數,也刺激了對不同畫面呈現可能的思考。
當然這絕不是說使用變焦鏡頭的人就該立馬扔掉變焦頭、換成定焦頭,變焦鏡頭能提供的便利怎麼不能好好享受了,再說變焦鏡頭只要你不變焦那就是定焦鏡頭了嗎。在這之中最重要的不是集郵式地去拍好每一個焦段的視野,而是根據最適合你的拍攝方式與視野去拍好專屬於你自己的鏡頭焦段。
科普了那麼多,那麼怎麼來實踐操作呢?在我們了解了擁有不同焦段的鏡頭分別能為你提供何種視野的拍攝畫面,就可以幫助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拍攝方式與購買鏡頭的偏好了。下面我們來羅列一下各焦段的適拍畫面:
· 8-16mm : 極度誇張的廣角畫面,適用於拍攝壯闊的自然風光,當然利用廣角拍拍大長腿效果也十分驚喜。
超廣角拍大長腿
· 22mm-24mm: 不嚴謹的建築全景,或某個自然景觀(嚴謹的需要大畫幅和移軸鏡頭來矯正相差),城市建築群,大量的人群。
· 28mm: 廣闊的風景,人多的場景,有群體感的人像
· 35mm: 一般風景,建築或者建築內部,紀實人像,是新聞攝影的最愛,既可以容納比人眼所看到內容多的東西,又不會像超廣角把很多無關的東西包括進來。
35mm拍新聞紀實
· 50mm:最接近人眼的視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因為50mm無法具有畫面本身的衝擊力,所以必須要以內容取勝,構圖、色彩、內涵、故事都無比的重要,很多好的攝影師通常可以憑藉50mm拍出偉大的作品。
50mm可涉獵的題材很廣泛
· 60-65mm:小微距,適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的物體或商品。
· 85mm: 半身人像,一些特寫,或者在場景中突出某人。
85mm拍半身人像
· 100mm: 微距的黃金焦距,特別適合拍攝微距題材。
· 135mm: 人像焦距,適合人像特寫(一般的85mm鏡頭放到APS-C畫幅單反上,由於轉換係數,正好可以獲得135的焦距)
135mm拍人像的「黃金焦段」
· 200mm: 人像特寫,大頭像,遠景拍攝。
· 300mm:更遠處的人像特寫,距離較近的鳥、體育、遠景拍攝。
長焦鏡頭拍體育攝影
· 400MM--600mm: 野生動物,足球比賽等。
· 1200mm:天文攝影,危險的野生動物,大型體育場館裡的比賽。
焦段那麼多是不是挑花眼了,在這裡我先為小白們推薦兩支性價比較高、適合練練手的千元以下的定焦鏡頭吧。比如纖薄的佳能「餅乾頭」EF 40mm f/2.8 STM,只需850元(點擊購買)就能與APS-C或全畫幅佳能單反搭配使用啦。
佳能EF 40mm f/2.8 STM搭配APS-C的佳能70D()也不顯得沉重
餅乾頭與全畫幅的佳能5DIII的組合也顯得輕盈不少
佳能EF 50mm F1.8 STM也是個輕巧便宜的不二選擇,作為新一代的大光圈定焦入門「神鏡」,EF 50mm f/1.8 STM在與佳能EOS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搭配時,可在50mm標準焦距下拍攝,適合多種題材;而搭配APS-C畫幅EOS數碼單眼相機時,可獲得相當於約80mm視角,十分適合人像攝影。
和之前50mm F1.8 II鏡頭一樣,新款的佳能EF 50mm F1.8 STM依舊還是保持了親民的價格,766元就能拿下。
如果還是不知道自己最喜歡哪個焦段,我們還能藉助一些大數據的幫助,通過分析你滿意的照片們的數據來判斷最適合自己的焦段。對於Windows用戶來說,方法非常簡單:
1、打開一個存放照片的文件夾
2、在空白處點擊右鍵->查看->詳細信息
3、在標題欄(名稱/日期/類型)點擊右鍵->其他->勾選「35mm焦距」或「焦距」->確定
做完以上操作後,就能直觀看到照片都是用何種焦距拍攝的了,哪個焦段範圍更容易拍出自己的喜歡的照片,這就一目了然了吧。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焦段的鏡頭,去暢享攝影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