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設備幾十年間的進化 PC發展的縮影
2025-06-01 15:28:10
泡泡網硬碟頻道3月19日 科技的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計算機類產品的形態越來越豐富,筆記本電腦可以做得極為輕薄、或是採用可拆卸混合設計,智慧型手機屏幕越來越清晰、性能也越來越強,但其實這一切的進化,都源自於底層組件的不斷進化。比如半導體技術,存儲介質從磁帶逐步進化為硬碟、快閃記憶體、固態硬碟,容量不斷翻倍、體積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快,所以現在的臺式機電腦硬碟可以達到4TB、手機和平板電腦也擁有最大128GB的快閃記憶體空間。下面,我們就通過硬碟、快閃記憶體、RAM等數據存儲設備的對比圖,來看看這幾十年來的科技進化。
快閃記憶體卡:十年間128MB至128GB的進化

作為智慧型手機的主力存儲介質,NADA快閃記憶體卡進化也是巨大的。在1987年,東芝公司發布了第一款基於NADA快閃記憶體的存儲卡,容量僅為40MB。不到20年後,SD卡已經可以做到如指甲般大小(micro SD),容量已經提升至128GB。128GB能夠存儲多少數據?約32000首歌曲、27個DVD電源和25萬張照片。另外,傳輸速度也在不斷提升。
機械硬碟:容量增加了100萬倍

1956年,世界上第一款硬碟驅動器RAMAC 350問世,看上去像是一個空氣淨化器,重量達到了一噸,存儲容量僅為5MB,當時的售價超過5000美元(時值人民幣13000元),可謂天價。
現在,臺式機硬碟普遍為3.5英寸大小,單塊容量可達4TB(今年晚些時候可達5TB),足夠存儲76萬首MP3歌曲。同時,硬碟技術仍在不斷進化,在2020年,使用磁記錄技術(HAMR)的硬碟可以實現60TB的容量。
伺服器磁碟存儲:36萬倍的提升

第一代的伺服器僅用於256MB RAM和2GB的硬碟空間,而22年後,則進化至128GB RAM和720TB的硬碟空間,實現了36萬倍的提升。當然,存儲機制、速度的進化也是不能忽略的。
RAM:不僅僅是容量的進化
你知道最初的RAM內存長什麼樣嗎?顯然不是想像中的長條形,而是類似一個汽車輪胎。它在1974年問世,容量僅為200MB,傳輸速度50Kbps;而在今天,東芝PCIe接口的NADA快閃記憶體RAM已經可以實現單條512GB的容量,傳輸速度也達到2Gbps。
固態硬碟:容量更大價格更低

固態硬碟是目前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常見配置,相比傳統機械硬碟擁有體積小、傳輸速度快、更穩定等特色。容量方面,1996年的固態硬碟僅有40MB容量、2013年則進化到960GB。不僅僅是容量的進化,固態硬碟的價格也在不斷降低。另外,128Gbit標準已經過時,3D NADA及電阻隨機存取快閃記憶體(RRAM)也逐漸被廣泛採用,固態硬碟還將擁有更大的存儲空間。
磁帶完全淘汰了?

或許你以為磁帶存儲已經完全淘汰了,但實際上仍在使用,並且擁有極大的進化。1952年的磁帶式驅動器容量僅為2MB,而2013年的IBM TS3500磁帶庫已經可以達到125PB的容量,相比機械硬碟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