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轉型,將怎樣改變彩電行業?
2025-05-12 10:45:10
國際認可的製造工藝+「液晶之父」的顯示技術+電商之王的雲平臺=什麼?
這是鴻海成功收購夏普之後,在中國市場給出的第一道命題。而這個命題的答案,遠不止是夏普自身將迎來的轉變,更是中國彩電市場風雲變幻的時代裡,新夏普所帶來的趨勢轉折。
聚合實力的震撼新品
新夏普在彩電市場上打出的第一款產品就與以往截然不同。
在擁有夏普43年積澱的液晶顯示技術——10代線X超晶面板、畫質調整技術、廣色域技術、4K四色技術之外,夏普給出了與以往相比從製造端到結構設計到軟體、引擎全然不同的產品。
眾所周知,在彩電領域夏普最強的領域在液晶技術以及液晶產品的品質,因此轉型中的夏普在產品戰略上不僅沒有弱化這一點,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夏普在液晶顯示方面的優勢。此次發布的70英寸旗艦新品,採用夏普日本堺工廠的10代線面板,將夏普特有的光傳遞技術完美地應用在4K成像上,集成畫質調整技術、廣色域技術,在最大程度接近真實視覺效果的同時保護用戶的視力。
強化優勢領域的同時,夏普開始了全然不同的產品升級。在產品結構上,夏普此次比較獨特地推出分體設計產品,力求將完美畫質和完美音質相結合,雖然音響部分仍由日本團隊操刀,但結構設計理念卻朝著中國高端消費群體而來,更加貼合中國用戶的需求。
貼合用戶需求的改變還有處理器的配置,此前即使推出聯想系統的智能電視,夏普也並未將處理器配置提高到戰略高度,而現在,夏普用「新一代魔芯MstarMSD95V,快到飛起來。」來宣傳產品的使用流暢性。
處理器的高配置保證的實際上是智能電視產品作業系統的運行能力。此次夏普出人意料地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開發出這款應用阿里YunOSfor TV作業系統的電視新品,直接將擁有極大用戶端的第三方雲平臺和系統接入新品,對此前採用保守戰略的夏普相比,這樣的跨度簡直超乎想像。
值得一提的是,夏普此款新品在引入第三方雲系統之外,在製造端接入了鴻海的富士康精密製造體系,在保證日本液晶品質測試的同時,實現富士康式的高效精密製造。這讓夏普在升級了「思想」的同時升級了「身體」。
對夏普和產業界來說,一臺全新的產品,其直觀的變化已如此巨大,那麼在這一升級巨變之外,夏普的升級對彩電業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新形態衝破行業桎梏
「保留夏普優勢技術,接入富士康精密製造體系,引入優異第三方雲平臺」,隨著夏普新品的問世,新夏普「三位一體」的新模式能否成為如今中國彩電行業衝破桎梏的希望?
事實上,中國彩電行業正在經歷慘烈的「模式」之爭。自移動互聯革命性地引爆彩電軟體及應用、互聯等領域以來,中國彩電市場的競爭態勢令人瞠目結舌。樂視、小米等網際網路企業蜂擁而入,海信、創維等傳統彩電企業不甘示弱——多方的競爭從內容模式到產品品質,從顯示技術到智能應用,將行業競爭推向了比較獨特的複雜態勢之中。
而殘酷的事實卻一再證明,參與競爭的每一類代表都存在短板——對傳統電視廠商而言,其在硬體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規模化生產和品牌影響力、售後服務上具有多年積攢的優勢,但在迎合新時代消費者思維、營銷方法以及內容打造上卻劣勢明顯;對網際網路企業而言,其優點和劣勢與傳統彩電企業恰恰相反。
(圖片來源: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研究報告》)
各有明顯短板的彩電企業將這一市場陷入長久的混戰,甚至有的企業將勝敗的砝碼寄托在「場外因素」。現實也表明,打破網際網路行業和中國傳統電視行業之間的壁壘,單純靠併購並不能實現。
因此,「三位一體」的全新夏普模式的出現,令產業界感到震驚。對業界來說,這是全球彩電最優異的製造端與全球最前沿的雲端所組合出的形態。對此前在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無出其右的夏普來說,新模式的出現,彌補了此前夏普缺失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精密製造和「簡便流暢、龐大後端擴展」的作業系統;對行業來說,雖然OLED等各類新興顯示技術炒的火熱,但8K液晶在前的態勢仍然清晰,而實現了最優異的「硬體+軟體」組合的夏普,一舉打破了網際網路與製造業之間的壁壘。
事實上,富士康與阿里雲的合作及接入夏普液晶事業,令這一模式的擴展空間即刻展現在眼前。從硬體端來說,鴻海所提供的,是成本的靈活性帶來的產品結構在全球市場定位的靈活性以及鴻海開放的發展理念;從軟體端來說,阿里雲絕不僅僅是一個作業系統,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雲所提供的後端超級大數據以及由此衍生的生態圈,是網際網路時代最震撼的資源平臺。這也正是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2016雲棲大會上所講的「馬雲給他打電話,共識新製造業」的原因。
更進一步分析,隨著中國消費需求理念劇烈的變革升級,中國彩電市場的消費端事實上已經與以往有了明顯的升級革新。消費需求不再由噱頭宣傳、促銷力度而定,用戶體驗已經成為核心的理念訴求。智能電視的大規模普及,也令彩電的體驗從以往的品質、顯示清晰度,轉向了更為複雜的顯示技術+軟體技術+硬體品質等綜合體驗——一臺智能操作界面遲緩的產品,很可能導致某一品牌喪失市場主動權。因此,與其說先線段彩電市場的競爭是克服模式短板的競爭,不如稱其為滿足用戶需求的競爭——只有最優異的顯示技術、製造工藝和軟體技術的結合體,才能讓中國消費者「回歸客廳」,讓彩電贏回「多屏競爭」的主動權。
現在,全新的夏普已經起航,彩電市場的風向標,到了該轉向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