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米活塞耳機 這回真的變了味兒
2025-05-15 20:28:09
要說我對小米耳機的印象,說不上有多好,但絕對也不差,當然,我針對的是耳機本身,對於小米官方的宣傳我是不欣賞的,我認可優秀的產品,但排斥過分的誇大宣傳。
經常有人讓我推薦100元左右的耳機,絕大部分是搭配安卓手機使用,既然是手機用,那有個線控和麥克風就很有必要,所以我一直推薦小米活塞耳機,無論是一代還是二代,我一直都在推薦,很多米黑看到會說是我被公關了......唉,不知這些人有木有仔細研究過市面上的耳機,百元價位,音質尚可,又有線控,品質不錯的,你還真的就很難找到綜合素質比小米活塞好的。
小米活塞耳機,我貌似聽過全部型號,一代產品聲音略悶,聲音表現我並不喜歡,而且當時的宣傳方式令人反感,活塞2.0開了個孔之後聲音得到明顯改善,聽感上也更為舒適,不過,隨後出的幾個塑料殼的以及簡裝版的活塞耳機,筆者不想多說,不推薦,建議大家儘可能的還是消費99元的版本吧!
貌似是偏離了今天的重點,沒辦法,誰讓這是小米出的耳機呢,不把伏筆埋齊容易出事兒。
首先,這次的全新小米活塞耳機在宣傳上終於稍微低調了一把,雖然依然是「聽歌神器」的口吻,但少了很多的浮誇辭藻,這也許就是小米的成長吧。全新的小米活塞耳機其實跟之前的兩代產品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差異,從外觀來看完全就是不同的產品,這回兒是真的變了味兒,這款產品是為了替代活塞2.0的位置,因此小米官網已經把2.0下架處理。
時常有人表示:耳機評測,請說人話......這問題我也仔細研究過,但聽覺這種主觀的感受要如何才能讓別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呢?我琢磨了一下,反問一句,男同志能理解女人大姨媽的疼痛嗎?
「聲音柔和,聽感舒適,有較為均衡的聲音表現」。這就是我對這條全新小米活塞的第一反應,這很出乎我的意料,雖然我覺得貌似又太過柔和了些,但至少讓我覺得,這調音方案很有水平,耐聽性明顯提升,更為適合長時間的使用。
細說音質:一條「被柔化」了的耳機
打個比方:全新小米活塞就如同是一張圖片進行了柔化,大家看下面兩張圖,左圖為原圖,而右圖是進行了柔化的,我個人覺得右圖更好看一些,雖然細節上比左圖少,但看起來更為舒適。轉化為耳機的聲音,也就是左圖的解析力更高,細節更豐富,而右圖則是聲音更為溫潤,聽感更為舒適。
相對活塞2.0的聲音,全新的小米活塞聲音更為柔和溫潤,少了很多的刺激,因此感覺上解析力會有所下降,就如同一幅相片降低了銳度,細節可能稍有損失,但畫面更為溫潤,因此看起來會更舒服,這反映到聲音上就是耐聽性的大幅提升。全新的小米活塞耳機在整體上的聲音密度分布趨於均衡,低頻量感減少,做到了合理的收斂,這讓中高頻得到了解放,因此聲音更有立體感,高音的細節多了但不毛躁,齒音現象在我聽的歌曲中只是少量的出現,但因為整體柔和,也就可以忽略了。
寫到這裡,我感覺我已經把這條耳機寫完了,哈哈,當然還沒......
我一直有個觀點,那就是對於大眾用戶來說,一條好的耳機最重要的是合適的價格與不錯的使用舒適度,音質其實是要放在後面考慮的。
之前的小米活塞耳機,沒事兒說什麼鑽石切割,其實是很扯的東西,使用過的人都知道,那種圓柱形的腔體結構但凡佩戴時間稍長,就會出現擱到耳廓生疼的現象,說白了就是一點兒人體工學都沒有......雖然它做工精緻,用料不差,但想讓筆者說個好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會推薦很多人買,那是矬子裡拔將軍的無奈之舉。
那麼現在這條全新的小米活塞耳機呢?
就兩個字:「舒服」,人體工學設計到位,腔體足夠小,入耳角度恰到好處,即便是我這種耳廓小的人也能舒適佩戴。
相對於之前的活塞2.0,全新小米活塞耳機的線材質感更好,尤其是分線之後的橡膠部分,質感手感提升明顯。
左圖:全新小米活塞線控 右圖:小米活塞2.0線控
而至於線控麥克風部分,新小米活塞設計在了分線後的右側單元下,距離嘴很近,因此以後接打電話再也不用一隻手舉著了,只不過這次的線控按鍵設計的比較小,而且在一條線上,按起來反而不如活塞2.0的線控,這點上算是有些差強人意。
最後還要說一句,小米活塞耳機如今已經能適配很多採用安卓系統的手機了,比如筆者手上的魅族MX4PRO就可完整實現線控的所有功能,只是搭配起來聲音著實是比較難聽罷了......另外,在iPhone上,音量調節依然會失效,其它功能可實現。
還要說些啥嘛?嗯,全新小米活塞耳機值得推薦,比活塞2.0值得推薦得多,佩戴舒服,音質柔和耐聽,99元,很值啊!(錘子手機用戶、LG手機用戶購買要慎重,因為線控兼容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