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大師——艾斯林格北京見面會
2025-05-16 00:24:08
泡泡網高清頻道5月17日訊 5月17日,德稻工業設計大師艾斯林格教授高校巡講媒體見面會在北京798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此次見面會為艾斯林格在中國創新事業的開展拉開了序幕。
國際優異戰略設計大師、工業設計領域教父級人物;國際著名設計公司「青蛙設計」創始人;賈伯斯一生最重要的合作夥伴,蘋果「白雪設計語言」締造者;羅維終身成就獎得主;1930年以來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高科技設計領域的首位超級明星;蘋果、迪士尼、LV、漢莎航空、奧林巴斯、SAP、三星、索尼和維嘉等公司發展全球化戰略設計打造者……
如此這些都是籠罩在這位留著絡腮鬍子的時尚「老頭」身上的熠熠光環。也許有人會說,一生之中能有如此多的成就已屬巔峰,但對於活力依舊的艾斯林格來說,他的步伐從未停歇,他對設計的思考也從未停止,他力圖為中國設計界以及中國設計教育帶來革新思潮的想法將他帶到我們身邊——哈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將與同樣有著創新精神的德稻教育機構一道,在中國進行他的「設計教育傳奇」!
艾斯林格的輝煌設計史
1969年,還是學生的艾斯林格在德國黑森州創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1982年,他為維佳公司設計了一種亮綠色的電視機,命名為青蛙,獲得了巨大成功,於是艾斯林格將"青蛙"作為自己的設計公司的標誌和名稱。由此,艾斯林格開始了他的「設計傳奇」。
作為首位把以人為主的理念和人性化設計植根於複雜的軟硬體科技世界的戰略家和設計師。艾斯林格的遠見將「青蛙設計」打造成了全球最負盛名、最為成功的戰略設計公司和數碼產品及軟體用戶界面設計的引導先驅,他曾為蘋果、迪士尼、LV、漢莎航空、奧林巴斯、SAP、三星、索尼和維嘉等公司制定全球化發展戰略。
「青蛙王子」與「白雪公主」的邂逅
「他是少數第一次就做對的狂熱份子。」賈伯斯曾這樣評價艾斯林格。這位蘋果的「靈魂人物」視與自己同樣對設計有著「狂熱」情感的艾斯林格為一生的摯友,這源於艾斯林格與蘋果的不解之緣。
1982年,艾斯林格在加州的一次派對上見到了賈伯斯。當時的賈伯斯,在很多人眼裡是個「瘋子」「偏執狂」,他正在尋找可以將蘋果變為「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國際消費電子品牌」的戰略設計公司。
那年,艾斯林格的主要競爭對手,另一家設計所拿出了一套歐洲味十足的設計方案。而艾斯林格則把蘋果設計定位於一個來自美國的國際品牌。「青蛙以好萊塢、音樂,加上一點加州風格的叛逆、從裡到外的性感為設計概念,做了40個計算機模型,放在蘋果總部的一間會議室裡。」賈伯斯一眼就看中了充滿加州風情、小巧、乾淨、白色的電腦。他指著青蛙公司的作品,笑著說:「就是這樣!」由此,蘋果「白雪公主」的設計語言誕生了,並成為了蘋果獨具個性的設計語言。
除了對蘋果DNA創立的卓越貢獻,艾斯林格與賈伯斯,與蘋果的惺惺相惜還不止於此:在幾經波折的賈伯斯重返蘋果之後,艾斯林格建議對方讓蘋果公司重新成為消費者體驗為主導的公司,同時,與微軟和平共處。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
艾斯林格的設計理論
艾斯林格無疑是當今世界最負盛名和最成功的工業設計師之一,以突破性的設計重新定義了現代消費美學觀念。他的設計哲學——"形式追隨情感"(Form follows Emotion),既保持了德國設計的嚴謹和簡練,又帶有後現代主義的新奇、怪誕、豔麗,甚至帶有嬉戲的色彩。他帶領青蛙設計不斷創造出新穎,奇特,充滿情趣的產品,在高科技設計方面極具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改變了20世紀末的設計潮流。
設計,就是要找回本質
艾斯林格曾說:設計的目的是創造更為人性化的環境,正是由於此,艾斯林格的青蛙設計一直遵循「跨越技術與美學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實用性來定義產品」的設計原則。
設計不只是小產品格局,而是商業策略的大思維。當我們把目光集中在產業經濟價值的同時,設計其實有比獲利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人性與情感。這樣以設計為核心的管理思考,讓企業獲利的同時,也能夠具有人性思維,同時用設計改變社會。
「永遠、永遠,不要懼怕改變」,艾斯林格在接受《商業周刊》採訪時強調:「設計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要找回生活的本質……,找回本質,利潤就會隨之而生!」
設計的重要性
「設計之於企業,如同人需要氧氣一樣,只有不停的呼吸才能保持活力」——艾斯林格
對的設計對一個品牌的價值影響有多大?
艾斯林格以「白雪」設計語言改變了世界對於蘋果甚至電腦設計的成見。以「白雪」為雛形的Apple IIc發布後首周就賣出5000多臺,如此巨大的影響,被《時代》周刊評為1984年「年度設計」。該產品曾在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展出,並被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從工業設計大師到戰略設計的傳教士
戰略設計,遇見未來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何為戰略設計:「遇見未來的戰略規劃」再恰當不過了。
自從1969年艾斯林格創立世界頂尖設計與創新公司「青蛙設計」,戰略設計就是其主要的業務範疇,他曾經與索尼、蘋果、路易威登、思愛普、微軟、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等企業合作,為企業制定全球戰略設計,幫助他們在競爭中獲勝,並成為全球知名品牌。如今,青蛙設計擁有超過1600多名策略師,設計師和技術專家,在全球包括上海設有15個分支機構。艾斯林格作為首位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設計植根於複雜的軟硬體科技世界的戰略家和設計師,得到了CNN, NBC, NPR, ARD等西方主流媒體的關注。
正是對戰略設計重要性的清醒認識,秉承對設計發展的責任感,艾斯林格開始了「戰略設計」的傳教之旅,繼續宣揚他的設計理念。
中國事業的新開始——德稻工業設計大師艾斯林格教授
艾斯林格,這位已站在行業巔峰的設計巨匠,懷著對設計的執著,懷著對中國設計與中國設計教育的期望,來到中國,並於2011年找到了與之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德稻教育機構,開始了他的中國事業。
對中國設計「迷宮」的思考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設計類畢業生、從業者,但令人尷尬的是,中國設計卻一直被烙上「山寨」、「廉價」、「低質」的標籤。而更為無奈的是,很多設計類學生離開校園後才發現,在學校所學的「陽春白雪」和現實設計行業之間有著很難跨越的差距。
如何從「中國製造(仿造)走向中國創造」成了整個設計行業的集體思考。如何走出中國設計教育的「麥田怪圈」是設計教育界冥思苦想的課題。
懷著對中國設計以及中國設計教育的沉思,懷著對中國眼前雖暗淡,但註定有光明市場前景的認知,艾斯林格帶著他的戰略設計理論,來到中國,力圖為中國設計界以及中國設計教育帶來革新思潮。
德稻教育機構
德稻教育機構是一家以「匯聚世界大師、培育行業精英」為辦學理念的創新型國際大型教育機構,其創新的理念吸引了大批國際行業領軍人物的加入,德稻為這些行業大師在中國開設工作室,開展實際項目運營。並與這些大師一道,共同創立了革新性的DMH(DeTao Master Heritures)——暨「德稻大師傳承」的教育模式,通過師徒傳承的方式開展高端行業教育,傳承大師的行業經驗、智慧和各類隱性知識,培育實戰型行業精英人才。目前,已有近百名世界行業領軍人物加入德稻,其中包括二十餘位院士級大師,形成德稻大師集群,進行協同跨界合作,這些大師來自於世界23個國家,涵蓋17個行業,57個領域,所獲得的行業最高端獎項有40餘種,共2000餘個。艾斯林格就是德稻大師的一員。
與德稻的註定機緣
艾斯林格憑著其對中國設計的寄望來到了中國,在上海成立了青蛙設計事務所,開始承接中國本土業務。除了為中國企業帶來國際化創新設計外,艾斯林格更注重對其設計理念的傳承。中國擁有最廣闊的設計發展空間,擁有最豐富的設計人才,正處於由「製造」向「創造」的過渡階段,艾斯林格希望在中國推行其創新教育,為中國的設計未來培養創新型「艾氏人才」。因此,他一直在尋找,同時也在等待,等待一個無間的合作夥伴,與其一道在中國開展革新性的工業設計教育。
2011年5月,同樣正在苦尋,苦尋可以為中國工業設計帶來希望的國際工業設計巨匠的德稻教育,與艾斯林格取得聯繫,懷著共同的理念,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深入溝通、了解,德稻與艾斯林格雙方達成共識,在2011年9月,德稻收到了艾斯林格的籤約協議,艾斯林格正式成為德稻大師。
德稻大師艾斯林格教授工業設計工作室
德稻大師艾斯林格教授工業設計工作室將與2012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專注於戰略設計的應用及教育項目。
艾斯林格擁有40多年的戰略設計及管理經驗,對創新教育懷抱熱情,其工作室將重點研究教育,隨後還將集中於創業指導。將教育—創業結合在一起以幫助年輕企業家和初創企業。
工作室的使命是通過對設計、商業以及教育界未來領軍人物和企業家的教育、培訓和指導來構建一個可持續的、具有創造力的、匯集中外人才的精英團體。
值得關注的是,受德國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教育模式的啟發,艾斯林格大師工作室的高端行業教育,除了理論教學外,同樣注重學員的動手實踐,其間設有大型的workshop,「學」、「習」互補,把車間操作同設計理論教學結合起來,學員通過手眼並用,勞作訓練和智力訓練並進,實現知識融合,使學員獲得高超的設計才幹,塑造新一代設計精英。
行業大師與中國設計界的首次接觸——校園巡講與巔峰對話
2012年5月,德稻大師艾斯林格教授將開始它的校園巡講之旅,分別於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開展校園巡講,屆時國內工業設計專業師生將有機會領略行業大師的風採,共享艾斯林格的智慧、經驗。
除此之外,艾斯林格還將於近期與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清華美院柳冠中教授就中國工業設計發展、存在問題、中國工業設計教育改革等內容展開對話。中外兩大工業設計大師的巔峰對話,為中國戰略設計及創新教育把脈、導航。
工業設計教育的創新——艾斯林格DMH課程
對於中國的工業設計教育,用「失敗」來形容或許過於嚴苛,但可以肯定的是,它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同樣,「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的創新。
一直以來,艾斯林格都致力於教育和指導年輕一代設計師。他是德國卡爾斯魯厄市設計學院的創始教授之一,並與2006年至今持續在奧地利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開設高端戰略設計課程(ID2課程)。通過與德稻合作,艾斯林格將在中國繼續他的教育事業。
如何產生中國的「艾斯林格」?也許,艾斯林格的「德稻大師傳承」課程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今年9月,隨著工作室的正式運營,艾斯林格將正式面向國內學員,開展他的戰略設計DMH「德稻大師傳承」課程。
艾斯林格大師工作室將確保學生可以在實體和虛擬的工作空間裡構思,完成優秀產品和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並且通過和同事,客戶,商業夥伴的主動合作來逐步了解和掌握戰略設計創新。戰略設計課程將包括交叉學科教學,練習,參與項目和針對個體學生特性的學習培訓。為了幫助學生們在將來的工作中能夠有效的和專業企業對接,工作室還將會安排學生參與和職業企業開設的講習班,講習班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如何運用理性知識和感性知識來培養創造性思維。
與傳統教育不同,學員從艾斯林格DMH課程畢業之後,不僅將獲得大師親授的畢業證書和推薦信,還將獲得來自大師、來自德稻的長期資源支持:德稻將打造以德稻大師、學員為主體的國際型創意創新人才網絡,所有學員,無論是正在學習還是已經畢業,都將獲得與大師、其他學員進行各方面聯絡的資源支持,並將有機會進入國際級企業工作,享有該網絡平臺上提供的所有創意創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