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50系列微雲臺技術解析:無損防抖太強了
2025-05-16 13:02:10
OIS光學防抖以外,手機影像系統的防抖能力還能如何升級?vivo給出全新解決方案——微雲臺。今天下午,vivo X50系列微雲臺線上技術溝通會如期舉辦,全面亮相X50系列先發的相機微雲臺技術,給手機影像的發展提供新方向。會上,vivo就技術難點、防抖效果等方面展開深入講解。
很多人都熟悉雲臺防抖的解決方案,但全都是給手機外接的第三方雲臺穩定器。長期以來手機上的防抖解決方案大致分為三類,其中高端的無疑是OIS光學防抖,此外還有EIS電子防抖以及AIS智能防抖。這些防抖技術已經摸到防抖能力的極限,而微雲臺防抖的誕生一舉將防抖能力實現大幅度提升。
據vivo介紹微雲臺內部構造複雜且精密,它由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鏡頭、音圈馬達、雙S型FPC排線、T-FPC、磁動力框架以及保護蓋構成;整體面積約為普通主攝平均佔版面積的5倍、潛望式攝像頭的3.2倍,是雲臺實現小型化的難點,也是業內面對的主要挑戰。經過不斷的嘗試,最終vivo採用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堆疊方式,解決了這一難題。
為滿足新結構,微雲臺的加工難度,材料公差管控均推升到新標準,是vivo技術團隊對於技術的又一次衝擊。僅在磁動框架內,材料公差就比行業普遍的±0.05mm提升了近一倍;而多角度立體設計的彈片也加大了製造的工藝難度與加工精度。同時也正因為如此,使得微雲臺的防抖角度達到了正負3°以上,是傳統OIS光學防抖的300%。
相對於傳統光學防抖技術,微雲臺具備先天的結構優勢——無損防抖效果。
在技術層面上,得益於鏡片、傳感器的整體運動,讓微雲臺在防抖運動中模組內部不存在相對位移,真正做到了100%模組整體防抖,忽視邊緣的畫質損失問題。
其次,在微雲臺防抖的加持下,主鏡頭有著更大的轉動角度,可防抖範圍面積也達到了OIS光學防抖手機的3.2倍,提供了更好的防抖穩定性。
基於微雲臺防抖的優勢,vivo針對運動場景做了軟硬結合的優化。在「X軸轉動+Y軸轉動」的微雲臺防抖基礎上,配合「X軸平移+Y軸平移+Z軸旋轉」的電子防抖,兩者結合,最終達到「X/Y/YAW/PITCH/ROLL「5軸視頻防抖」的效果。輔以智能運動追焦功能,讓用戶在運動場景下輕鬆獲得更加穩定、清晰、順暢的運動場景拍攝體驗。
基於微雲臺的特性,X50Pro的整體感光能力也得到相應提升。在基礎情況下,X50Pro的主攝擁有更好的感光性能,相比X30 Pro提升了39%;部分手持場景感光性能相比X30 Pro提升高達220%,畫面暗部細節信息更豐富。
數據方面,根據vivo實驗室提供的數據,在OIS關閉情況下,1/50秒快門的照片暗光成片能力與OIS開啟1/8秒快門的照片暗光成片能力接近,所以OIS光學防抖的暗光成片能力是防抖關閉的暗光成片能力的6.25倍;而微雲臺防抖則可以在1/4秒快門時長的情況下,達到與普通OIS光學防抖相同的成片,防抖暗光成片能力是無光學防抖的12.5倍,普通光學防抖暗光成片能力的2倍。
據悉,vivo X50系列將於6月1日正式與大家見面,屆時關於X50系列的更多黑科技將正式曝光。圍繞感光夜攝,如何能「抓住更多光」 來捕捉夜色之美,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