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YNC「解禁」!你了解同步刷新技術嗎?
2025-05-11 20:43:25
在1月7日的CES 2019上,NVIDIA官方宣布將徹底放開顯示器對於G-Sync的支持。NVIDIA不僅聲稱,其所列舉的一批支持Freesync的顯示器在安裝即將發布的驅動後能配合N卡開啟G-Sync,還在發布會後的答疑時表示,沒有獲得官方兼容認證的Freesync顯示器,也全部都可以手動開啟G-Sync,只是不保證體驗。這意味著NVIDIA將為所有Freesync顯示器解禁支持G-Sync!
解禁之前,G-Sync顯示器的價格一直相對較高。那麼,G-Sync有什麼用,為什麼過去會有人願意為其支付高價?G-Sync與遊戲設置中的「垂直同步」又該如何取捨?本文將一一為你解答,並將告訴你對遊戲玩家而言最優的設置選項。
G-SYNC有什麼用?
遊戲玩家們有可能遇到過顯示器上的遊戲畫面撕裂的情況。這時,只要我們開啟垂直同步,就能避免這種現象,但是我們又聽說垂直同步會增加顯卡的壓力,造成幀數降低與延遲產生,因此對這項設置非常猶豫。
事實上,玩家們的這種擔心是正確的,垂直同步的確有可能帶來延遲或卡頓。而擁有支持G-Sync技術的顯示器後則無需擔心這些,因為開啟G-Sync後不僅不存在多餘的延遲或卡頓,還能防止畫面撕裂。
NVIDIA顯卡的此項技術叫G-Sync,AMD顯卡後來也支持類似的技術,取名Freesync。無論是G-Sync還是Freesync,其目的都是為了在杜絕畫面撕裂的同時也避免延遲及卡頓。但在G-Sync顯示器之中,有專門的晶片用於與N卡匹配,正是這張晶片的售價高昂,才導致G-Sync顯示器也價格較高。由於一直以來,NVIDIA相對於AMD所佔的獨立顯卡市場份額更高,尤其是在高端顯卡領域N卡性能更強,也有更多人選擇N卡,因此,不難理解有許多高端玩家、發燒友們會為G-Sync顯示器買單。
G-SYNC與垂直同步,如何設置?
在探討這兩項設置之前,我們先簡單地講解一下圖像顯示的原理。我們所看到的圖像是由顯卡或者說GPU渲染的。普通情況下,顯卡每渲染完一幀圖像,會立刻開始渲染下一幀,而顯示器則是以固定的頻率比如60Hz刷新的。當其刷新到中途時,由於與顯卡渲染圖像的「節奏」不一致,屏幕上會出現一部分已經是後一幀圖像,另一部分則仍然是前一幀圖像的情況,即「畫面撕裂」。
開啟垂直同步(V-Sync)之後,顯示器會被強制定時刷新。即,在每次GPU渲染完成一幀畫面之後,只有等待到顯示器刷新到最後一個像素之後才會將畫面交換至下一幀,這樣顯示器上就會一直顯示完整的畫面。但在顯卡尚未渲染完新畫面的時候,則會跳過這次的刷新而產生延遲、幀數(FPS)降低,甚至產生卡頓感。
而Freesync或G-Sync則不同,這兩項技術可動態同步顯示器的刷新率與GPU 的幀率。具體地說,顯示器不再以固定間隔刷新,而是被顯卡控制,在顯卡沒有渲染完一幀時不會刷新,渲染完成一幀之後才刷新。顯卡則可以在渲染完一幀之後立刻交換畫面至下一幀。而且,G-Sync顯示器無最低刷新率限制,能在任何遊戲中杜絕撕裂、卡頓、閃爍和失真現象。顯然,這種解決方案要優於垂直同步。
因此,當你擁有G-Sync或Freesync顯示器與支持的顯卡時,對遊戲而言最好的方式是:首先在驅動中開啟G-Sync或Freesync;在進入遊戲後,沒有再開啟垂直同步的理由,放心地將垂直同步關閉即可。如果遊戲中有限幀功能的話,還可以將幀數限制到略低於顯示器的最高刷新率(如120Hz的顯示器在遊戲中限制到115幀),減少無意義的幀渲染。
總結與展望
對於NVIDIA來說,解禁對G-Sync的支持自然可以在RTX系列顯卡發布不久的節骨眼上促進N卡的銷量,因為原來擁有支持Freesync的顯示器的玩家如今也可以考慮升級到NVIDIA顯卡了。而對於廣大玩家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相比免費授權的Freesync,G-Sync一直是非開源的,因此其顯示器價格相對較高。如今,我們不必再承擔G-Sync顯示器高昂的售價,就可以享受到這項技術,在A卡與N卡的選擇之間也少了一層顧慮。
這可以算得上NVIDIA與AMD在顯卡市場上的「良性競爭」。此外,由於Freesync只需要軟體支持就可以實現,如果NVIDIA能夠允許顯示器廠商通過固件升級,使G-Sync顯示器支持Freesync,那麼將來我們也可以期待G-Sync顯示器能夠支持A卡。而同時支持G-Sync與Freesync的產品也或將出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編輯:金曠宇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