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亦科技田傳科:IT運維的熱兵器時代即將到來
2025-05-09 15:37:24
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北京中亦安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亦科技)總裁田傳科表示,運維方式是隨著IT技術的發展而變化的, IT基礎架構層已經經歷了孤島式伺服器、傳統數據中心的階段,而雲計算的成熟正在使IT運維產生新的變化。
北京中亦安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田傳科
正是由於系統不能將孤島式的伺服器互聯起來,用戶不同業務伺服器之間資源不能互用,導致了傳統數據中心的出現。建立數據中心的初衷是存儲數據和信息,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業務量的增多,用戶發現了一種按需付費、降低成本的更好模式,因此,雲應運而生。
田傳科表示,雲是隨著虛擬化、負載均衡、分部式系統等技術的成熟而出現的。公有雲節約資源、成本低,但也有其顯著特點就是標準化程度高。他形象的把公有雲和傳統數據中心比喻成青年公寓和別墅,初創企業租住青年公寓具有良好的性價比,但像金融行業的企業由於業務複雜性、連續性和安全等因素,很難要求他們將所有核心業務遷移到公有雲,但可以把一部分非核心業務進行遷移,以降低IT運營成本。田傳科總結說,無論是傳統數據中心還是雲都有他們存在的意義和場景,我們不認為雲會完全替代傳統數據中心,未來企業的IT基礎架構應該是混合雲,是雲和傳統數據中心融合發展。
作為一家能夠提供包括系統、資料庫、中間件、存儲、伺服器、網絡等整個IT基礎架構層面的運維服務的企業,中亦科技的服務也在隨著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首先,中亦科技能夠幫助用戶在傳統數據中心構建私有雲、混合雲。在傳統數據中心和公有雲之間架起橋梁,使各自更好的發揮特長。
其次,中亦科技提出了自動化運維管理。田傳科表示,由於之前運維經驗的積累,中亦科技發現,自動化運維並非要實現全部自動化。其實在傳統數據中心中,整個運維工作中的30%-40%是不需要人工的,比如說某個報警燈亮了、某個連接出現了問題。這些問題其實是標準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標準化的,只要設置好了參數和步驟,就能解決問題、實現自動化。但是另外的60%-70%仍然需要人工介入,因為這一部分是非標準化情況下安全運行的保證。與此同時,田傳科強調,雲運維拿到傳統數據中心的運維中是不合適的,因為有標準化和非標準化的差別。
目前,中亦科技的自動化軟體相對已經成熟。中亦科技自動化運維管理平臺通過自動化管理模塊對所有系統(伺服器、分區、OS、集群、資料庫、中間件等)進行管理,實現基礎運維、安裝配置、審計合規、運維流程、服務安全等的自動化功能,同時,通過自動信息收集,將運維信息、性能數據保存在配置管理資料庫模塊中,進行數據挖掘及趨勢分析,並通過一體化運維門戶實現綜合運維展示、運維數據查詢、性能容量分析功能的展示。
中亦科技自動化運維管理平臺結構圖
第三是對數據中心存量市場的優化。田傳科告訴記者,國內用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熱衷於IT基礎架構的構建,大家都在購買設備去建立數據中心。每當設備出現問題、性能下降的時候,選擇重新購置設備,而非將現有設備進行優化,導致數據中心設備的存量市場非常龐大。而目前,隨著我國由粗獷式發展向集約化發展轉型,用戶的意識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了對原有設備進行優化去提高性能,因此存量市場的優化有很大的空間。中亦科技在這個細分市場擁有豐富的實施經驗和眾多的成功案例,今後也將會繼續把這種優化理念推向更多的用戶。
在田傳科看來,IT運維依靠純人工的冷兵器時代已經過去,自動化運維的熱兵器時代即將到來。未來的運維市場應該是這樣的: 40%的IT運維實現自動化,剩下60%則靠優化來提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