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夏至風俗介紹
2025-08-08 01:57:15
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夏至」即炎熱的夏天來臨,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為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節令特色,那麼夏至的民間風俗有哪些呢?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夏至的民間風俗
1.祭神祀祖
祭神祀祖在古代對這些儀式感很強烈,好像大多數的傳統節日有這種祭拜,夏至也有祭神祀祖這一風俗,這是因為夏至到了,也是該收麥子的季節了,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這個時節慶祝豐收、祭祖先的風俗,人們用這種方式來祈求平安,希望有個大豐收,更希望祖先們給保佑一年比一年好的美好願望!也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天的五穀豐登」,因此,把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中。
2.消夏避伏
夏至的民間風俗有哪些,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有些地區,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醃臘肉,說是吃了就不會疰夏。
3.夏至吃麵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面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民間風俗有哪些,夏至吃麵也是夏至的一風俗習慣哦。
4.吃狗肉
一些地方還流傳夏至食狗肉的習慣。吃狗肉能強壯身體,史記雲「秦人以狗御蠱,俗謂夏至宜食狗肉」。意味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適宜食狗肉,以增強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二、夏至養生注意事項
1.夏至時節氣溫高,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應及時補充水分。
2.晚上睡覺儘量別整夜開空調冷氣。此外,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之物,否則可能導致腹瀉。
3.飲食宜清淡,要多食雜糧,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4.此時節,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亦可隨身帶著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預防中暑。
小結:以上就是關於夏至的民間風俗有哪些的內容介紹,供大家參考下,夏至的到來,意味著夏天的到來,夏天炎熱氣溫高,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