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什麼風俗活動 端午節有多少年的歷史
2025-08-07 10:44:09
每一年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許多,在每一個傳統節日當天都有許多的風俗活動在舉行,每一項活動也格外的豐富,值得我們去了解並繼承我國的特色傳統文化。在端午節到來時明天有哪些活動?端午節又有多少年的歷史呢?
傳統端午節風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懸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過端午食粽注意事項
端午節粽子要熱透再吃,營養專家指出,粽子最好不要涼著吃,吃前要徹底加熱。一是糯米和粽子餡都是容易變質的食物,加熱不充分,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二是因為變涼的粽子過油、過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還有一點要注意,粽子剝開後如有黏絲,則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鮮了,最好別食用。
端午節的歷史
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於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據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張認為劃賽龍舟的端午節最早源自於戰國之前江浙地區的吳越民族。當時,龍已是吳越民族的圖騰,而聞一多先生認為,就是這個龍圖騰,後來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圖騰崇拜;就是在祭龍的儀式中,才逐漸有了划龍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