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感冒藥有什麼區別,普通感冒藥都有哪些
2025-08-10 14:13:08
當季節轉換時,感冒和疾病很容易變得常見,而普通感冒一般只需要普通感冒藥,流感則需要特定的流感藥物。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流感藥用的是抗病毒藥。
感冒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唾液傳播。普通感冒又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是一種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常見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狀病毒等。流感主要由流感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區別普通感冒引起的不適通常在幾天內自愈;但大部分流感患者發病後會自行恢復,但少數高危民族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和細菌性肺炎。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嬰幼兒、心臟、肺、腎臟、肝臟等慢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感冒症狀什麼時候需要快速看醫生?
發熱,持續3天。
伴有發熱的咽喉痛
呼吸急促或喘息
頭部、胸部、胃部、耳朵或頸部的淋巴腺劇烈疼痛
持續一周以上的咽痛、流鼻涕、咳嗽。
胃口越來越差。
普通感冒的藥物很多人選擇從藥店購買綜合感冒藥,但是市面上常見的感冒藥有哪些呢?主要分為解熱鎮痛、鎮咳、祛痰、鼻塞、抗組胺五個成分。
解熱鎮痛
可緩解頭痛、肌肉關節痛、發熱等症狀,其成分為對乙醯氨基酚(如我院的丙達因、立坦寧片)和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如雙氯芬酸鉀凱達芬)。對乙醯氨基酚有鎮痛、解熱作用,對胃腸道刺激性小。成人每天不應超過4克。如果劑量超過推薦劑量,會引起嚴重的肝毒性。飲酒會加重對乙醯氨基酚中毒的風險。服藥期間避免飲酒。
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具有鎮痛、解熱、減輕炎症反應的作用。服藥後主要由肝臟代謝,大部分從腎臟排出。過度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會損害腎功能。長期使用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應監測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和出血副作用。無論服用哪種止痛藥,未經醫生指示,不要將止痛藥混用或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止咳
鎮咳藥主要作用於大腦的咳嗽中樞,降低其敏感性,進而抑制咳嗽(如磷酸可待因片、右美沙芬緩釋片)。它們應該小心使用,如果使用不當或濫用,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或成癮。一旦咳嗽超過七天,就要就醫查明真正的病因,不要繼續依賴止咳藥。
化痰
或祛痰藥物,可使痰液變稀,粘稠度降低,通過咳嗽排出(如乙醯半胱氨酸發泡片、鹽酸氨溴索片)。有痰時,最好不要用藥物抑制咳嗽反射,這樣會使痰液滯留在呼吸道,增加感染的風險。如果有痰液不易排出的人,建議喝溫開水稀釋痰液以利於咳出,少吃甜度過高的食物或飲料,避免增加痰液的稠度。
緩解鼻塞
這些藥物主要用於收縮外周血管,緩解支氣管和鼻黏膜的腫脹(如甲基麻黃鹼片),緩解鼻塞。這些藥物可增加心率,收縮血管,增加血壓,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因此青光眼,胃腸梗阻和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應避免使用。
組胺
常用於治療過敏、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第一代抗組胺藥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如治療鼻過敏的馬來酸氯苯那敏),副作用有嗜睡、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它還會影響副交感神經,並可能引起口乾、便秘、尿瀦留和其他副作用。因此,老年人、前列腺肥大和尿道梗阻患者應儘量避免使用。第二代抗組胺藥不太容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如氯雷他定索他定錠),一般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接受度較高。
但有些藥物可能有輕度的嗜睡副作用,服用時要特別注意。酒精會加重抗組胺藥的嗜睡和鎮靜副作用,所以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或含酒精的飲料;如果需要同時服用鎮靜劑、安眠藥或其他精神類藥物,請先告知醫生,不要再服用類似的暈車藥物。此外,服藥後駕車、高危作業或從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時,一定要小心。
除了上述緩解症狀的藥物外,流感藥物亦會用於治療流感,包括以下兩種藥物:
口服奧司他韋(達菲克流感):一般成人每天兩次,每次一粒,連用5天。
吸入扎那米韋(Relenza relenza):兒童和五歲以上的成人服用2劑,每天兩次,共5天。
沒有症狀可以停藥嗎?下面提供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一般藥店銷售的綜合感冒藥中所含的緩解症狀的藥物,即解熱、鎮痛、鎮咳、祛痰、鼻塞緩解、抗組胺類藥物,症狀緩解時可停用。哪些藥物要遵醫囑服用?「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藥物」,即氯地爾、瑞樂沙,或醫生開的有複雜細菌感染的「抗生素」,這兩類藥物即使沒有症狀也要按時服用,不可隨意停藥!
感冒沒有特效藥,要「平時多休息,多喝水,多運動」。吃藥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患者在感冒期間感覺好一點,並不能縮短病程。不要把自己的藥給別人。如果是自己買的成品藥,一定要去有合法藥師的藥店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