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是缺乏安全感嗎,安全感和依賴性的區別
2025-08-10 12:37:08
之前的文章《婚姻裡,女人要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分析了女人想要什麼安全感。今天進一步分析,為什么女人總是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是對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掌控感,表現為心理上的確定性、熟悉性、依賴性、歸屬感和可預見性。安全感可以讓人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慣性,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根據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的依戀理論,女性總是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之一是她們在嬰兒期就與母親和主要照顧者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戀關係。
作為嬰幼兒,他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不得不依靠母親和其他主要照顧者的幫助才能生存。
那麼,母親和其他主要照顧者對他們的態度,對他們各種需求的滿足程度,對他們各種需求的響應速度,對他們關心的持久性,都會使她形成一種對這個世界是否足夠安全的內在態度和看法,從而影響他們安全感的形成。
大部分媽媽和照顧者,由於各種原因,或者自身育兒能力和觀念的限制,都會或多或少的忽略孩子的需求,遲早會回應寶寶的需求,甚至是不回應。他們會因為太忙於自己的生活而忽略了對她的持續關注,做不了「足夠好的母親」。
最終的結果是,他們在嬰兒期與母親之間沒有安全的依戀關係,讓他們感到無助和無能。世界完全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所以不確定,不熟悉,不可靠,不可預測,危險重重,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即使成年後,他們的心理年齡仍然停滯在嬰兒期,形成不安全的內在兒童。而這種不安全的內在孩子,會堅守在他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讓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無助的嬰兒,繼續維持和放大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女人總是沒有安全感。
其實不僅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也需要。
受社會、文化和遺傳因素的影響,男性的安全感與女性不同。男人的安全感一部分來自於自己的內在,一部分來自於權利和經濟等。而來自權利和經濟的部分將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由此可見,男性安全感的來源大部分在自身內部,是相對可控的因素,所以男性的安全感是相對穩定的。
而女人的安全感更多來自於男人,包括男人的權利和經濟,一點點來自於自身的內在條件。因為女性的安全感大多來自男性,無論男女關係如何,男性都是獨立於女性而存在的。對於女人來說,男人相對不可控,導致女人的安全感更加不穩定,根據她所依賴的男人的情況而變化。這也導致女性的安全感水平較低,總是表現出缺乏安全感。
從社會現實來看,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完美又足夠好的媽媽」。所以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需要安全感。
但也有很多女性對安全感要求過高,期望擁有「絕對的掌控感」,但絕對的掌控感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所以現實和期望的心理落差很大!
絕對控制的觀念越強,差距越大,女性越沒有安全感。現實可控程度越低,差距越大,女性的安全感越低。這兩個因素的綜合影響再次放大了婦女的不安全感。
綜上所述,對母親的不安全依戀,對男性的依賴程度,對控制感的心理期待,都決定了女性總是缺乏安全感。
今日互動
你怎麼看待女性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