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批與常規批的區別,什麼叫做本科批
2025-08-10 15:29:08
4月5日,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通報了我省2017年高考相關政策。
2017年起,我省夏季高考合併本科錄取批次一批和二批。與此相適應的,還有三個志願報告,分別是第一志願、第一徵集志願、第二徵集志願。首次設立12所志願學校,報名機構較往年有所增加。
專家分析,合併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錄取對高校的影響大於對考生的影響,倒逼高校完善學科建設。
合併一兩本書
2017年起,我省夏季高考合併本科一批、二批錄取。合併本科普通批次計劃填報三個志願,即第一志願和第二徵集志願。第一次和第一次徵集志願的學校志願者有12人,第二次徵集志願的學校志願者有10人。每個學校還有6個專業志願和1個專業學科調劑志願。
2016年我省本科一批設置第一志願、第一次徵集志願和調劑志願,調劑志願在徵集志願中填報。
擴大綜合評價招生
2017年,我省將在去年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綜合評價招生試點工作,穩步擴大試點高校和招生規模。
2016年,我省山東大學等9所本科高校進行試點,安排招生計劃754人。全省招生7000餘人,招生數與計劃數之比為9:1。最終錄取考生629人,基本完成了預期目標任務。
招收3000名免費師範生
2017年,我省免費師範生招生計劃3000人,試點院校不變。
2016年,省教育廳安排山東師範大學等9所高校招收3000名免費師範生。通過考核的畢業生將按照協議在農村學校任教,其中一部分會有崗位。免費師範生涉及11個專業,考生報名踴躍。報考人數與計劃數之比為7:1,理科最高分646分,文科最高分599分,分別比本科錄取分數線高出109分和69分。
普通批次可填報3次,填報時間將增加到2天。
據《山東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報導,2017年起,我省夏季高考合併本科一批、二批錄取。整個夏季高考分為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專科提前批、專科(高職)普通批五個批次。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說:「主要有兩個變化。一是原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併為『普通本科一批』;二是專科提前批次調整到本科普通批次之後,專科普通批次之前。」
初二合併後,同一錄取批次的院校數量有所增加。為了給考生充分的選擇餘地,合併後的本科普通批次計劃填報三個志願,即第一志願和第二徵集志願。本科普通批第一志願填報時間由一天增加到兩天。
「從可填報的學校數量來看,第一次學校志願12個,第二次學校志願10個。每個學校還有6個專業志願和1個專業志願進行調劑;在錄取過程中,增加申請數量。如果平行志願第一輪招生後仍有學校空缺,將採取多輪招生的方式進行補充招生。」陳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院長
相比考生,多位專家分析,合併批次錄取對高校的影響遠大於對考生的影響。「這是對高校辦學和學科建設的挑戰和強制。原來省內是有線的。無論高校的師資力量、教學水平、學科建設,很多高校都是躺在一本線範圍內招收一本線內的高分生。合併後,所有的本科高校處於相同的競爭地位,更加公平。比如某學院一些學科建設不好的專業弱項就凸顯出來了。這樣倒逼學校加強學科建設,提升專業實力。」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辦主任劉麗華介紹。
「尤其是對於一些省屬高校來說,影響可能更大,打破了一本二本的界限,學生都是混合招生。之前學院的弱專業可能招不到優秀的學生,會越來越弱。而學科特色明顯的院校,比如泰山醫學院,招收優秀學生的可能性很大,學科建設也會越來越強。」山東財經大學招生辦主任王豔分析道。
劉麗華分析,2017年山東省本科合併錄取招生政策與2020年即將實施的高校「專業校」招生是一脈相承的系統工程。根據我省高考綜合改革方案,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形式將由「學校專業」改為「專業(類)學校」,實行專業優先志願填報方式。按照目前的錄取模式,考生達到最低分數線。只要服從調劑,學校各專業可以平行報名,可以錄取。比如有些報考山大的學生,如果分數線達不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可能會轉到學校其他專業。但優先專業後,專業專業過不去,平行投檔無法進行。只能根據學生報的專業進行平行投檔。
本科批次錄取的組合,淡化了現有批次高校的概念,而不是人為的對批次高校進行分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高校的學科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凝聚辦學特色,以學科實力和特色吸引優秀學生。
一個臨近線的考生吃虧?選擇更加困難。
劉麗華介紹,本科批次合併「保證了考生利益的最大化。學生在填報本科志願時面向所有本科院校,在招生政策上充分保證了考生的自願選擇。」志願的增加可以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
也有知情者。
士分析,「分數超過一本線但在一本線附近的學生要吃虧,之前可以優先在本科一批投檔一本線以內的高校,有機會被一本線附近的高校錄取。一本線、二本線取消後,這部分學生可能難再以較低分數讀一本院校。」另外,由於合併批次錄取帶來的對高校的變化,老一本線附近的高校可能會面臨著重新排位的問題,原先的錄取數據可能會失去價值。
對此,柳麗華認為,「對考生而言,一本線雖然抽掉了,無形的線還是存在的,考生填報志願主要參考的還是在全省的位次排名,適合考生排名的院校是一定的,不會因為合併批次產生太大變化。整體而言,考生的選擇空間還是變大了,錄取機率增加。」
王燕介紹,「每年優質院校的招生計劃基本穩定,總體而言,不管本科批次如何合併,對高分考生影響確實較少,比如,每年浙大招全省什麼排名的考生,不會因合併批次產生太大影響。但是不管考生考什麼樣的分數,適合報考的院校僅有那麼幾所而已,只要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定位,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院校數量增多,一方面增加了考生的選擇性,同時也增加了一定的選擇難度。」陳國前表示,建議考生分析志願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位次),結合自己的分數(位次)準確定位、合理分配自己的志願選擇,前幾個志願可以考慮「衝一衝」,中間的要考慮「穩一穩」,最後幾個志願要考慮「保一保」。
在投檔技巧上,陳國前建議,考生所填的院校雖然平行,但計算機錄取系統在對考生院校志願檢索時,是按考生填報院校的先後順序依次進行的,除了個別符合多輪投檔條件的考生以外,一般情況下,考生一旦投檔,系統不再檢索後面的志願,所以考生還是應把最心儀的院校排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