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陳微明

2025-07-30 20:49:08

陳微明(1881—1958),湖北蘄水人,出生於書香門第,1901年與兄弟鄉試同科中舉,一門三魁。
    微明先生自幼體弱多病,於1915年拜孫祿堂為師,練形意、八卦,體魄由弱轉強。1917年,拜澄甫公為師,學習楊式拳、劍、刀、槍、推手、散手。1925年,在上海武昌路創辦致柔拳社,推廣楊氏太極,滬上名人王一亭、聶雲臺等均來就學,當年5月2日(申報)曾有詳細報導。
    由澄甫公口授,陳微明筆錄之<太極拳術)一書,採用澄甫公早年之拳照,於同年由中華書局出版,致柔拳社發行,為楊式太極重要參考資料。
    1929年,致柔拳社遷到西藏路寧波同鄉會底層。當時同鄉會四樓有少林武館,由徐文甫、陳鐸鳴二位任教授。徐文甫身材魁梧,能將百餘斤重之石擔用足尖挑起,然後單手抓舉。陳鐸鳴乃南京路華德鐘錶行經理,亦是身強力壯。徐文甫到致柔拳社挑戰。陳微明乃身材矮小之文弱書生。徐文甫使用少林鑽拉拳招數,連進三步。陳微明以倒攆猴式化解,連退三步,然後右手粘住來拳,,用野馬分鬃式將徐騰空發出,跌倒於丈外,徐文甫身穿中裝短褂,左胸月牙形表袋中的懷表摔得粉碎。微明師伯將其扶起。徐文甫、陳鐸鳴即請求人社學太極拳。三個月後,兩人開始學習四正推手,陳微明只用擠式,屢次將兩人發出尋丈之外,撞在牆上。於是兩人上樓摘下少林武館招牌,專心學習太極。有一次,徐文甫收帳回寧波,腰包中有數十枚銀元,在船上被人發現。兩名歹徒下船後尾隨徐文甫,走了十餘裡路,來到一座木橋上。兩名歹徒見四周無人,想乘機下手,徐文甫突然轉身蹬腳,一名歹徒落水,另一名歹徒持刀衝上前來,徐文甫一手採住歹徒持刀之右手,用了一招斜飛式,將此人打落水中。另一次,兩名強盜到華德表行搶劫。陳鐸鳴用採勁奪下歹徒手槍,將其押送老閘巡捕房,英國警官獎賞陳鐸鳴銀洋三百元。
    致柔拳社之甲種班,採用三年學制。第一年學太極拳、定步推手、太極劍。第二年學太極長拳(即快架)、動步推手。第三年學大掘、散手、對劍、太極槍。此乃楊氏太極之系統訓練方法。致柔拳社第一屆第一名畢業生趙敵七,基本功夫紮實,打遍上海日本柔道館未逢對手,後來被日本浪人暗殺。1951年,致柔拳社從寧波同鄉會撤退,遷至永嘉路陳宅。除了《太極拳術》之外,陳師伯還編寫了《太極劍(附太極長拳)》 (1928年中華書局出版)、 《太極答問(附單式練法)》(1929年中華書局出版),人民體育出版社為了滿足海內外太極拳愛好者的要求,已將陳微明所著「太極拳術」、「太極答問」、「太極劍」合訂為《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匯》出版。1936年,他又編寫了《八卦掌擒拿圖》,陳師伯確實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優秀武術教師。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