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 古代風俗演變而來
2025-07-31 01:12:11
月餅成為我們中秋節必吃的一種食品,月餅象徵著團團圓圓,也代表著人民對幸福美滿的生活的嚮往。那麼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又是怎樣的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跟嫦娥奔月的傳說有關,其實嫦娥奔月只是我們的一個神話傳說,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物。所以很顯然吃月餅並非真的是為了紀念嫦娥而形成的一個習俗。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呢?
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
中秋節吃月餅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唐朝,據說在唐高祖年間,當時的大將軍在八月十五凱旋歸來,帶回了番人進貢的餅,這種餅有華麗的包裝,而且外觀為圓形,唐高祖接過圓餅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從那時開始月餅這個名字開始流傳,而在八月十五這天吃餅也就成了一種風俗,一下流傳到現在。
中秋節吃月餅的書面記載
在中國古代的南宋年間以及清朝年間都有關於中秋賞月嘗月餅的書面記載,從這些可以看出,從唐朝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在中秋吃月餅,而且在後來的幾千年中這一習俗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雖然月餅的做法經過了多次改進,但它圓形的外觀與漂亮的花紋並沒有出現大的變動,這些也就是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月餅習俗的傳承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不過對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還有一種不同的說法,他們認為當年明朝皇帝朱元璋在起義時,約定八月十五發兵,而且把傳遞信息的紙條放到了餅子裡,後來起義勝利,人們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會吃餅紀念,後來經過不斷沿變以後也就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為啥要吃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 中秋月餅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以上就是有關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