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太極拳三字經
2025-07-30 11:04:08
總論
陳太極,理法精,陰陽理,互變中。
法萬變,不離宗,唯纏法,基本功。
每一動,螺旋形,其要求,圓而松。
如毛巾,反覆擰,練周身,內外同。
經絡活,血氣通,祛疾病,保康寧。
勿懈怠,持之恆,講技法,變化靈。
或柔化,或剛攻,因敵變,螺旋中。
(二)纏法
論纏法,應過細,內外旋,分順逆。
順勁開,逆勁閉,剛與柔,相互濟。
(三)眼法
意發令,憑眼傳,審地勢,察敵變。
眼所視,有點面,實點顧,虛而盼。
身步手,隨顧盼,盯目標,莫亂轉。
(四)身法
講身法,上中下;頂勁領,襠勁塌;
腰如軸,戒凸凹;長強穴,尾骨端,
休裡裹,微後翻;氣松沉,小腹間;
重心低,動無偏;胯裡松①,襠開圓;
既靈穩,且自然;兩膝蓋,與踵齊②;
隨身轉,互落提③;槓桿理,支重力④;
如磅秤,稱糧米,物加重,砣隨移⑤,
使重心,得隨遇⑥,守中立,莫挪移。
[註:①胯內腿根大筋放鬆,可加大左右旋轉靈活性;②不許膝與足尖齊,否則會使小腿向前傾斜,成雙重,而轉換不靈;③身左轉,則左膝提而右膝落;身右轉,則右膝提而左膝落,以保持重心隨遇平衡;④支點在頭頂百會穴向上領,向下至尾骨的立軸;重點是對方加在我身上任何部分的力;力點是我用以引扌朋對方身體任何部分的力;⑤保持力點與重點的平衡,這是太極拳扌朋法的作用;⑥指隨遇平衡]
(五)步法
步進退,隨身轉,斜或正,因勢變;
論步型,馬弓盤,虛與實,互轉換;
動如水,流曲彎,靜止處,穩如山;
沉著中,有輕便。
[註:步法進退必須走弧線,這時腳尖裡扣或外擺形成的]
(六)手法
講手法,最複雜,順逆纏,互交*;
凡順纏,掌上翻,小指裹,拇上捻;
凡逆纏,掌下翻,拇內裹,小指轉;
順纏時,沉肘腕,帶手掌,劃弧線;
逆纏時,掌當先,手領肘,肘帶肩;
順逆纏,屬自轉,自轉時,有公轉;
公轉變,正反旋;正旋圈,順逆半;
逆上出,右下還,低平臍,高齊眼;
肘收沉,貼肋邊①,手開合,胸前變②;
反旋轉,亦同前,逆下出,順上還;
肘收還,齊乳前,纏為順,掌勿偏③;
下轉肘,貼肋邊,手領肘,作逆纏;
緣胯開,再上轉;肘松沉,永不變;
公轉形,如雞蛋,大小頭,有定限;
正小頭,心口前④;反小頭,齊眼變⑤;
或左右,或後前;左右圈,正或反;
前後圈,多反旋,其纏法,變化繁⑥;
手逆出,後外偏⑦,變順回,經耳邊⑧;
另一圈,八法含⑨,基本功,莫輕看。
[註:①肘的位置也因敵而變,需要貼肋則貼,否則不貼;②手不過中界,以手心對心口窩為度;③肘收到乳前,手仍指原方向;④正旋的小頭在心口前,大頭高與眼平;⑤反旋的小頭在於外上轉到眼齊平處,轉腕變順纏之際;大頭則在收肘經乳前,手緣胯外轉;⑥左右正反旋圈的纏法只一順一逆互變,或雙順、雙逆的變化。前後圈雖用反旋,但纏法變化至少四次;⑦反圈中,手走到胯的外下側;⑧必須先收肘貼肋,然後手經耳邊、腮邊,轉向胸前;⑨八門手法都隨眼、身、步法的轉換,而因敵變化]
(七)配合
講配合,更重要;上下隨,在於腰,
眼指揮,手步到;內外合,上下照;
手配步,分順拗,裡外弧,看需要;
或斜正,或大小;靈而沉,勁才巧;
變萬端,似奇妙;守規矩,熟生巧;
百鍊功,莫辭勞。
(八)推手
拳練熟,學推手,互檢驗,對與否;
十三勢,相對走,採捋扌列,引莫苟;
擠與按,靠與肘,諸攻法,扌朋為首;
搭手扌朋,心要靜,何手來,何手應;
肘松沉,視彼動;採捋扌列,因勢用;
彼剛來,我柔應;直橫撥,橫壓扌朋;
運纏法,不丟頂;引進身,使落空;
彼失勢,將前傾,必變招,稍留停;
趁此機,擠按攻,發肘靠,隨勢成;
眼身步,配手動,上下隨,身中正;
保重心,莫失中,立不敗,去求勝;
欲不敗,忌雙重;求沾粘,螺旋功;
推手中,積經驗,與同學,互黽勉;
贊成績,糾缺點,勝或負,勿介然;
對拳友,尊長年,講禮貌,戒爭先;
虛心學,武藝添,倘發勁,重安全;
下和棋,同欣然,保彼名,我心安;
遇莽夫,莫糾纏,語氣和,態恭謙;
互團結,眾皆安。
(九)雙重
雙重者,手足實,手化慢,足轉滯;
重心偏,招必失①;陳拳法,前足虛,
襠松沉,後足實;虛不空,實不死;
虛實間,輕重比②;虛則靈,轉換宜③;
實則穩,立根基;欲使巧,仗足力,
足無力,巧難施;凡接招,手先出,
我柔旋,引彼力。來的勁,在我臂,
我雖虛,等於實④。避雙重,更在腰,
如軸轉,戒擺搖。重心沉,丹田際,
身步變,總隨遇。前後移,非陳式,
一移動,必失勢⑤。當此時,看腿法,
腿之纏,互順逆。手肘勁,也忌雙,
凡沉肘,手必揚。順纏化,在肘上⑥,
沉為柔,揚為剛。掌下收,逆纏走⑦,
時向前,對敵方。肩肘手,互陰陽,
或有人,逞聰明,避雙字,講單重。
配合法,未認清。雙足踏,尚穩定。
單立定,怎有用?獨立勢,與踢蹬,
手先拿,或雙封,制對方,成被動,
再趁機,膝足攻。
[註:①凡是一側手上下同實,便成雙重,必然導致手法引化遲慢,步法轉換失靈,招法難以施展。欲做到不犯雙重,不丟不頂,全在周身上下相隨的螺旋運動,變化的方向、時間恰到好處,無過不及。手實足虛,也就是彼剛我柔,避免雙重。但我手的實是對方加在我方的勁,我以自轉引化,仍然是虛中的實,而以柔對剛;②足步虛實比重約為虛四分,實五分,腰中經常保持一部分勁力,方能調節足的虛實;③轉是足尖的外擺或裡扣,及步法進退;換是隨轉的動作,變換勁的虛實;④對方將力加於我腕,肘或肩部,我雖變化,其力仍未全部落空,所以虛等於實。此時我受力手下邊的足也實,則手上下全實,便成雙重;⑤前面手足雙重,必然傾撲;後面手足雙重,又必然仰跌;⑥指對方加力於我肘部;⑦如對方加力於我掌腕,勁路偏向下方,則以逆纏下收為柔]
(十)懂勁
學太極,須懂勁,初學時,便應問①。
求懂勁,也不難,手八法,式中全②。
每一動,細究研,凡接手,棚在前。
採捋列,引為先,擠肘靠,三節換。
梢中根,互循環,手背擠,掌心按,
擠按法,可互換,順逆纏,翻掌間。
角度難,速度先,柔克剛,全在圓。
爭速度,在轉關。任一轉,無數點,
點對點,勁發焉,方向對,時機準。
懂勁訣,著為先,逐一式,作試驗。
方向者,順逆纏,自轉中,兼公轉,
公轉法,反正旋,勁開合,時後先,
一切要,因敵變,雖毫釐,莫紊亂。
如識字,辨點畫,點畫變,同八法。
一拳式,等於句,全套路,同作文。
熟讀書,文易成,臨考試,心氣平。
練架子,如有人,交手時,如無人。
彼怎來,我怎應,心鎮靜,平日功。
[註:①「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初學者,便應弄清每一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