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有什麼講究 六俗三忌順應時節養好身體過年
2025-07-30 06:03:09
二十四節氣的民俗說法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形成了節氣,通常用來與農耕生活緊密相連,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與節氣相關的諺語仍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農耕經濟。大寒節氣屬於其中的一個有什麼具體的講究?傳遞出來了,美好寓意是什麼。
大寒節氣有什麼講究
風俗一:喝雞湯
古人有云:「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大寒過後,天寒地坼,朔風裹挾冷意呼嘯而來,河流湖泊多被堅冰覆蓋,因此人不但要身體保暖,而且還要注意膳食,叫自己的腸胃也暖和起來,而喝雞湯是最好的選擇,端起一碗,可謂是暖心又暖胃。
風俗二:打牙祭
這裡提到的「牙」是指每逢初二和十六祭拜土地公神稱為「做牙」,而二月二被稱之為「頭牙」,農曆十二月十六被稱之為「尾牙」,而這時候往往會美餐一頓稱之為「打牙祭」,現在很多企業的年會就是沿襲打牙祭的風俗。我們這裡在大寒這一天會準備一桌子好菜,和家人團聚在一起。
風俗三:吃寒糕
在北方,大寒過後,那是「凍」側心扉的冷,因此北方有吃寒糕的風俗,也就是年糕,諧音「年高」,寓意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喜頭。
風俗四:吃糯米飯
在民間,人們都認為糯米是熱量比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禦寒作用,而大寒來臨,天氣寒冷,正好以此來禦寒,所以大寒有吃糯米飯的風俗,而且糯米飯的做法也是各式各樣的。
風俗五:吃八寶飯
有諺云:「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因此這時候人們開始準備年貨,而八寶飯也是大寒的風俗之一,這是因為大寒吃八寶飯可以健脾益氣、養血安神,強健身體,增強免疫力。
風俗六:迎新年
這個節氣經常和年尾節日相重合,因此除了順應時節幹農活外,還要為過年而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掃房子、醃製臘腸等年俗。
3大禁忌
忌一:遠離冷輻射
大寒天氣寒冷,因此一定要避免冷上加冷,小時候不知道這些,手腳常常會被凍傷,因此一定要避免冷輻射,也就是太冷的東西不要碰,身體注意保暖。
忌二:不損陰津
大寒期間的養生主要注重於「扶陽」,側重點是「滋陰」,因此一定要注意溫度和溼度,儘量多喝水,特別是在空調屋,更要補充水分,不損陰津。
忌三:不宜過量運動
不少人想到冷想到的就是運動,大寒期間,一定要避免運動過量、出汗太多,避免陽氣隨著汗液而出,讓身體受到傷害。
大寒的美好寓意
象徵著天氣嚴寒,最寒冷的時候來到了。每年的大寒節氣,被認為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可以用來區分節氣與節氣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