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吳式太極名家李秉慈簡歷

2025-07-30 12:29:08

     李秉慈:男,漢族,1929年11月生於北京。1949一1982年先後從師楊禹廷、常振芳、史正剛,駱興武,單香陵、劉談鋒等名師,學習太極拳、查拳、大悲拳、形意拳、六合螳螂拳及程派八卦掌等。
現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一級武術教練員。榮譽中國武協委員和國家級裁判員。原東城區政協常委。市武協委員,東城區武術館名譽館長,區武協副主席,市武協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1993年任中國太極拳代表團教練。1975年任國際俱樂部太極拳培訓班教練,工作達八年之久。曾教過布希夫人及眾多大使及夫人。1995年被中國武協、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評為首屆「中華武林百傑」。1997年被評選為「中國武術段位制」首批七段。

                                               
  
    幼年為祛病健身而習武,追隨太極大師楊禹廷恩師36年之久。德藝雙修,受益匪淺,廣傳為報,以謝師恩。1956--1963年多次參加市級全國性比賽獲拳、械優秀獎,在第一屆全運會上獲太極拳第四名,並獲「四好」運動員稱號。從事武術教學、訓練、調研、評審、裁判等工作三十餘年,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遍及海內外,其中有:劉偉、宗維潔分別連續獲得九年和六年全國吳式太極拳男、女冠軍,相繼叉培育了王文、王革、王曉燕、景德敏、文靜、童紅雲、馮鴻昆等繼續保持男女冠亞軍地位。為體育院校輸送大批學生,其中韓亦強等多次創破男子集體跳傘世界紀錄。曾獲市先進工作者稱號和國家體育運動一級獎章。參加「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和42式太極劍及推手教程的編審、錄像工作。與師弟翁福麒編著《楊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錦》和《吳式太極拳拳械述真》。今年一月《中華武術》名師出場欄中推出當代六大名師傳統太極拳聯袂登場,連續刊登傳統吳式太極拳及理論、問答等部分。目前在著手吳式太極拳初級段位套路《傳統套路論經典》的寫作。
  近30年來多次接待國外來訪的太極拳友人及團體,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講學。並培育了國際上的太極拳優秀運動員多人。1980年開創了全國第一所公辦向全民開放的武術培訓基地,東城區武術館,任教務長和副館長。於1995年後,應北京電影製片廠、人民體育出版社和北體大影相部的邀請錄製吳式太極拳、劍、刀、杆、推手等項目。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