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有什麼講究
2025-08-02 04:34:11
在我國的眾多城市排名當中,廣州也算是經濟作為發達的一個城市,不同的地區都有當地的過年特色風俗,廣州同樣也有特色的過年傳統。那麼如果我們身在廣州,懂得入鄉隨俗十分的重要,在春節即將到來之時,去了解廣州過年相應的風俗講究也十分的有必要。
廣州過年的風俗
【年初一】拜年送大桔。廣州俗稱的「拜神」不但是到寺廟裡拜神,還特指在家參拜神靈和祖先。不少廣州人在初一的中午吃齋,用粉絲、腐竹、髮菜、冬菇等煮成一鍋「羅漢齋」,希望一年該吃的素菜在這天吃完,往後可以大魚大肉;而派利市紅包傳達吉祥意,「利事」,常說利利事事,寓吉祥之意。
【年初二】開年打牙祭、回娘家。廣州人時興初二、十六打牙祭,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頭牙」,吃開年飯,所以要做得早,叫做搶頭牙。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反映的情意卻甚濃。
【年初三】赤口。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會選擇足不出戶。
春節廣州要謝灶
臘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爺上天,叫「謝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貢品有:一碗米,兩磚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說到貢品,想起小時候奶奶說過的一句話:「冬柑,年橙,謝灶桔」。意思大概是冬至拜神的時候要用柑桔,過年用橙,而謝灶就要桔)。並寫好一張「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新春在廣州的注意事項
新春期間,廣州人有很多禁忌和習慣:按照「老廣們」的舊習俗,過年時不能買鞋,因粵語發音「鞋」同「唉」;買書更不行了,書發音同「輸」,怕這一年都「輸、輸」聲,更是大忌。在大時大節,喜筵壽宴上,習慣於談吉利語,不說喪氣話。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聲「歲歲(諧碎)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