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洪洞通背拳祖師郭永福 通背拳招式講解

2025-08-01 02:43:09

郭永福,著名的洪洞通背拳的祖師,曾經是溫縣赫赫有名的表示,因為一次除暴安良的時候打死了惡霸而隱姓埋名返洪而來,在一次居住旅店的時候和酷愛習武的店長成為知己,影響了整個武術人生。他創造的通背拳招式種類繁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郭永福簡介

郭永福(1736-1796),河南溫縣陳家溝人,師承陳正如,精108式太極拳。清乾隆年間,郭永福因人命官司逃居山西蘇堡鎮,投靠清副天官劉秉括,借高超武藝,贏得在天官府安身之地。約1780年,乾隆帝御賜郭永福「神拳」稱號。郭永福在洪洞傳108式太極拳,改稱「洪洞通背拳」。傳人有賀懷璧、張秀德等。

郭永福通背拳招式

第一排子

懶插衣立勢高強,丟不腿出步單陽。七星拳手腳相顧,探馬勢太祖高傳。當頭炮勢衝人怕,中單鞭誰敢當先。跨虎勢挪移髮腳,拗步勢手足和便,壽挑勢如脾抵進,拋架子當頭按下,孤身炮打一個翻花舞袖、拗鸞肘。

第二排子

左右紅拳,玉女穿梭倒騎龍,連珠炮打的是猛將雄兵,猿猴看果誰敢偷,鐵甲將軍也要走。高四平迎風腳跺子,小紅拳打一個火炎攢心。斬手炮打一個鳳鸞藏肘。

第三排子

窩裡炮打一個井欄直入。庇身拳轉身調打,指襠勢剪鐮提膝。金雞獨立,朝陽起鼓。護身拳轉將快腿,拈肘勢逼退英雄。

第四排子

嚇一聲小擒拿休走,拿鷹捉兔硬開弓。下扎勢閃驚巧取,倒扎勢誰人敢攻。朝陽手便防腿,一條鞭打進不忙。懸腳勢誘敵輕進,騎馬勢衝來敢當。一霎步往裡就踩,抹眉紅蓋世無雙。下海擒龍。

第五排子

上山伏虎,野馬分鬃,張飛擂鼓。燕翅勢穿樁一腿,避來腳入步連心,雀地龍按下,朝天蹬立起。雞子獻胸,白鶴亮翅。黑虎攔路,胡僧託缽。燕子銜泥,二龍戲珠。賽過神槍,丘列手左扳右掌。鬼蹴腳撲前掃後,轉身紅拳。

第六排子

霸王舉鼎,韓信埋伏。左山右山,前衝後衝。觀音獻掌,童子拜佛。翻身過海,回頭指路。敬德跳澗,單鞭救主。青龍舞爪,餓馬提鈴。

第七排子

六封四避,金剛搗碓,下四平,秦王拔劍。存考打虎,鍾馗伏劍,佛頂珠。反堂樁,望門攢,下壓勢,上一步封閉捉拿。推山二掌,羅漢降龍。右轉紅拳右跨馬,左轉紅拳左跨馬。

第八排子

左搭袖,回頭摟膝拗步插一掌。轉身三請客,按手紅拳雙架梁。轉身紅拳,單鳳朝陽。回頭高四平,金雞曬膀。託天叉,左搭眉,右搭眉,天王降妖。上一步鐵翻杆,下一步子胥拖鞭。蒼龍擺尾。

第九排子

雙拍手仙人摘乳,回頭一炮拗鸞肘。跺子二紅,仙人捧盤。夜叉探海捕蟾。烈女捧金盒,智法送書。回頭通背窩裡炮。掩手紅拳,回頭五指轉換。鬃;邊斜插兩枝花。急回頭雙籠抹馬。上一步智遠看瓜,往前去獅子抱繡球。展手一腳踢殺,回頭二換出不差。只轉兩拳護膝,當場按下滿天星,誰敢與七來比兵。

郭永福通背拳的故事

清代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在山西洪洞縣蘇堡鎮天官府劉某的拳場上,府中帳房張秀德、長工賀懷壁正在陪著天官公子演習大小紅拳。流浪在蘇堡的一個乞丐,在旁觀看。

練功完了,乞丐竟然走上來問:

「你們這是幹什麼用的?」

「打人的!」張、賀同聲答道。

「這拳也能打人嗎?」

「怎麼不能打人,打你十個八個還容意哩!」

「那你就打一打試試看吧。」乞丐還是那樣從容鎮定,這時人們已看出他似乎不同凡響。

「要跟我們比試,你可不行。你還要不要命?」

「你們就隨便來打吧!」乞丐沒有挪動地方。

「好!你準備好!」賀懷壁第一個上來,伸手就打。乞丐測身以特,還沒看清如何交手,賀已跌出二丈多遠。

張秀德又上來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剛剛挨近乞丐,就繼續向前栽出很遠。這都是稍一搭手的瞬間發生的事情。

天官公子拔腳就往府裡跑,向拳師求救。

拳師知情不妙,只好硬著頭皮出來。未及回手,也跌地慘敗。他沒有說話,急回府中提起行李,欲投他鄉。

天官這時正好在家,走出來問:「你怎麼把我手下人打了。」

乞丐回答:「我沒打他們,是他們自己倒的。」

開官說:「看你有些功夫。你的拳怎麼打法?」

乞丐說:「這是借人之力,用人之策,所謂打人不用四兩力。我這胳膊比他們條著點,拳就是通背拳。」

這個乞丐不是別人,正是河南郭永福。在他的認真教練下,賀懷壁與張秀德學就一身好武藝,天官公子卻沒有學成。郭永福絕技驚人,從無敵手。天官後來回朝,奏聞乾隆皇帝,御賜「神拳郭永福」之號。

從此之後,通背拳就在洪洞一帶生根發芽,傳播周圍十餘縣。

郭永福原系鏢師,因打死了達官貴人,由河南逃入山西,以乞丐身份來洪洞時,一行有若干人暗中跟隨相護。郭永福到洪洞,有意投靠天官府,以求得庇護。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