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太極拳第四代傳人陳繼夏 技高結良友

2025-07-31 21:41:09

陳繼夏是陳氏太極拳的第十二世,也是第四代傳人,為人和善平日裡無時無刻都在練太極,全身的肌肉都十分的靈敏,有「陳繼夏肘,陳敬靠」之稱,相傳有一次走在街上的時候看到兩隻鬥得紅了眼睛的公牛,上前一使巧勁就讓兩隻公牛落荒而逃,接下來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陳繼夏簡介

陳繼夏,字炳南,陳氏十二世,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清乾隆末年人。為人和善而苦學不輟,平日將太極拳的內勁練習用於勞動之中,連走路、種田都在練功。因家庭清貧,平日以給人磨麵為生。於是,他便借推磨練內勁,以手撥石磨轉動。開始推磨以腰,後腰勁運於手,漸次用單手、五指、四指……,直減至一指。眾人見之,無不嘆服。久而久之,在太極拳上有驚人功夫,武功登峰造極。

他全身肌肉毫毛極為靈敏,發勁於無心。肌肉成了條件反射,無處不是圈,無處不是拳。平日善用肘,與陳敬柏齊名,有「陳繼夏肘,陳敬靠」之稱,除武功外,且善丹青,每畫俱能傳神入妙,後與萇拳創始人萇乃周結為至交,經常來往。陳傳萇以巧取勝之太極內勁,萇傳陳自創之子午鴛鴦鉞套路。二人往往切磋終日而不倦,相得益彰。

陳繼夏結識萇乃周

萇乃周為汜水縣萇家村人,是歷史上著名的武術家,萇家拳的創始人。汜水縣的萇家村的黃河南岸,與陳家溝相距不遠。現在陳家溝還流傳著萇乃周學藝陳繼夏的故事。

陳繼夏為陳氏十二世,乾隆末年人。陳繼夏農閒時不是練拳,就是繪畫,他不僅畫藝高超,還精太極拳,據說關帝廟的壁畫都出自陳繼夏之手。

有一天,陳繼夏正在村西的古聖寺畫像,這時有人輕輕走到他背後,用雙手按住他的兩肩。陳繼夏正聚精會神地畫畫,沒顧得上回頭看一看,就條件反射般地一抖,那人不由得雙腳離地,在空中翻了個跟頭。他驚叫一聲,心想非得摔傷不可。沒想到那人落地時非常穩,他不由得暗自稱奇。這個人就是萇乃周。

萇乃周少年時學習少林拳,力大無比,只可惜不會用巧勁,於是他就想到陳家溝請教,學習太極拳之妙。陳繼夏無意中使出的功夫,讓他大開眼界,敬佩不已。後來,陳繼夏和萇乃周結合為知交,陳繼夏教萇乃周太極拳,萇乃周則將自己創編的子午鴛鴦鉞套路傳給了陳繼夏。

陳繼夏技高結良友

一天,陳家溝大街上人聲嘈雜。原來是兩隻公牛相鬥,直抵角兒咚咚作響。左邊的牛兒已斷了一隻角,還紅著眼,夾著尾巴,不肯退後。

對於農戶來說,一頭牛比半個家當都緊要。這兩頭牛如果這樣口下去,勢必兩敗俱傷。兩個放牛小孩在旁邊急得直流眼淚,周圍圍觀的人也急得直搓手,卻無人敢出手去攔。這一幕被聞訊趕來的陳繼夏看到了,只見他忽然一個箭步衝到場內,倏地伸出雙手,扳住兩隻牛角。兩頭牛瞪著四隻血紅的眼,急得哞哞直叫,八隻蹄子在地下亂蹬,弄得土沫亂飛,卻干著急掙扎不開。

就這樣,人畜僵持了一會兒,陳繼夏忽然叫道:「鄉親們閃開!」眾人聞聽,急忙後退。

只見陳繼夏陡然發力,左右手向兩邊一分,兩隻公牛各自向後退了好幾步,站立不穩,滾倒在地。爬起來,再也不敢相鬥,順著大街飛也似地跑了。

陳繼夏不僅武功出眾,還善丹青,每幅畫俱能傳神入妙。聞陳繼夏大名。附近古聖寺方丈央求他為新修大殿空著的粉牆作壁畫,陳繼夏答應了。連夜構思了一幅山水草圖,第二天一早。來到了古聖寺。

此時正是農閒季節,村裡人聞聽陳繼夏作畫,便熙熙攘攘圍在身後觀看。直到吃飯時,才漸漸散去。大殿中,只剩下陳繼夏一人。

這時,陳繼夏已用較清爽的筆法和濃重的墨色勾勒完了遠山,他放下手中畫筆,蹲下身子,看著畫面,想歇一會兒再幹。

忽然,他聽到背後傳來腳步聲,以為又是看畫畫的鄉親。或者是小和尚前來送茶,沒有在意,兩眼仍盯著牆上草圖,尋找需要改動的地方。猛然。他覺得腦後一陣疾風襲來。這才知道不好。說時遲那時快。他急站起,已來不及。只覺得有兩隻手按住了自己的雙肩,力道沉猛,便知來人是武林高手,但他是什麼來意。卻不知道。

陳繼夏猝然遇襲,雖驚不亂。他運足內力。一抖雙肩,只聽按肩之人「哎呀」一聲,早從陳繼夏頭頂越過摔到陳繼夏面前來。

來人果然武功精湛,雖然身體懸空,卻未見驚慌,一個倒翻,兩腳已然落地。只是踉蹌了一下,就站穩了。便就是那麼踉蹌一下,他腳下的方磚,早已爛了幾塊。

陳繼夏這才立起身來,打量了來人一眼,見來人正當而立之年,生得身軀凜凜。膀大腰圓。肩寬胸闊,相貌堂堂。

只見他立在那裡,淵停嶽峙,拱手為禮,滿面笑容,聲如洪鐘地說:「人言我兄文武兼優,果然名不虛傳。」

原來偷襲者名叫萇乃周,黃河南岸汜水人,字洛臣。祖籍四川,後遷汜水萇村,因家學淵源,幼年受家庭教育和兄長等人影響,有較高文化素養。他生性愛武,至今汜水、滎陽、鞏義等地,還流傳他不少傳聞、軼事。

萇乃周習武之餘,潛心周易,洞察陰陽之理,並融之於武術,造詣雖越來越深,但總感所學不足。他久聞陳家溝太極拳博大精深,深得陰陽之理,又聽說當代拳師中,陳敬柏、陳繼夏等是其中佼佼者。於是特來陳家溝拜訪。誰知在村裡卻聽說陳敬柏已經作古,心中十分惋惜,又問及陳繼夏,說在古聖寺作畫。他來到古聖寺,在山門外遠遠望去。見作畫的是一個文弱書生。以為三裡沒真信,便想試試陳繼夏的武功,於是,才有了剛才的一幕。

陳、萇二人雖然互相慕名已久,但未識面,今日相見,分外高興。

陳繼夏見萇乃周雖然生得五大三粗,狀如桓侯,但文武兼優,開口見膽。自然願意傾心相交,萇乃周見陳繼夏文武造詣不凡,但為人極其謙虛,不由被他高尚武德所感動。二人席地而坐。交談之下,均覺相見恨晚。

從此以後,二人於農閒季節,聚在一起講黃庭,說陰陽,讀周易,談吐納,習文論武,切磋技藝。分手後,又書來信往。時間長了,二人竟成至交。至今,民間仍流傳著許多二人遊開封、治盜賊、奇功蓋世的傳奇故事。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