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青團的做法 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團
2025-08-01 05:32:10
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是經歷了時間沉澱的,對人們生活會有一定的影響,分析節日給人們帶來的變化,以及生活中,節日到來的風俗也是一件必要的事情,清明節青團的做法有哪些呢?在生活中,節日與一些飲食方面是息息相關的。
清明節要吃青團原因
清明節青團要吃青團,這是代表未來的生活能夠倖幸福福、平平安安的寓意,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棉菜饃餈、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餈、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葉餈粑、艾粄、艾草糕、清明糰子、暖菇包、艾草青團等等。在閩南僑鄉,每逢清明節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節前後讓家人食用。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清明節青團的做法
清明節青團的做法有非常做,這裡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傳統的做法艾草焯水時會加小蘇打或者用石灰泡,我省略了這步。焯水過後立刻用冷水衝涼,艾草照樣比較綠。艾草糊的量不要加太多,加太多了會有苦味。我這裡是用了100g艾草(沒焯水前的分量),做出來的清明糰子就既有艾草的清香又吃不出有艾草的苦味。麵團中加點米粉是為了幫助成型,但是要控制好量,加的過多會影響成品軟糯的口感。
祭祖掃墓儀式盤點
祭祖掃墓儀式盤點是需要提前去了解的,例如,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清明祭祖,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上午出發掃墓。拜清的方式或項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然後叩頭行禮祭拜。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先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裡,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