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燈日結束 落燈收燈 "上燈圓子落燈面"
2025-08-05 17:50:10
眾所周知,春節人們過得都是前十五天,但元宵節過後,春節也就漸漸的淡入人們的視野,在正月十七這一天,部分地區的年味活動的仍還在繼續舉行,但這一天也是燈日的結束,落燈收燈在這一天皆在舉行,民間也有著"上燈圓子落燈面"分的說法。
正月十七燈日結束
落燈,收燈,本日燈節結束,一切彩燈,均須除去,故稱「落燈」。農曆正月十七,落燈收燈是河上百姓千百年來的特有民俗。龍燈是燈節裡最盛行的集體遊戲,可分為龍首、龍身、龍尾三大部分,龍身是繪有龍鱗的長幅布料,收藏方便,也不容易褪色。本日收燈,把所有龍燈集合到公共地點,如社廟等處,焚燒首尾,留著龍身以待下屆使用,從而節省消耗。
萬家燈火吃麵條
民間有有落燈的時候要順利的吃一口「落燈面」的民俗。並且,無論是家裡的老人、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吃落燈的麵條,這樣也保證我們在新年有個好意頭,做什麼事都會順順利利的,吃麵條,隱含兩個含義,一是祈盼長壽,二是希望經常回家。春節吃麵是為了團圓,而正月十七吃麵是祈盼大家健康長壽,離家的人常回家團圓。
大年十七的活動
生活中人們到了正月的十七,家家戶戶會包餃子,試圖通過捏餃子的動作,把老鼠的嘴給捏住,防止它們再破壞家裡的糧食與衣物。據說這天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因此要格外小心。而且正是落燈日,其實就是把元宵節展示的花燈都收起來,歸位以後可以明年再使用。除此之外,有些人家還會吃雞蛋,不僅營養豐富,還有健康長壽的美好寓意,體現了對人類的重視,因為這一天也被認為是「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