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危機引發思考:談綠色節能配件選擇
2024-12-28 00:20:08
泡泡網CPU頻道3月25日 今天是「地球一小時」之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目前這個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4次,今天晚上是第5次。
淘寶網今天的活動:建議用戶購買節能環保型產品
筆者認為,如果只是每年一次形式上的關燈來節約電力,活動結束之後該怎麼用電還怎麼用的話,其實是毫無意義的。相信很多人都持有不同想法,個人多用或者少用一點電力,對於全國、全世界的供電沒有太大影響,至於低碳環保更是事不關己。
但如果每家每戶每天都少用一度電的話,那麼節約的電力就可以少建數座核電站,那麼很可能就不會有車諾比、三裡島、福島核洩漏的悲劇發生。今天晚上的活動本身並不會有太大意義,但通過熄燈一小時的活動、通過反思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我們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是不是可以「順便」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地震、火山、海嘯、核洩漏,日本人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果說前三者是不可抗拒的天災的話,那麼核洩漏就是純粹的人禍了。如今大地和大海已經逐漸息怒,只有核電站依然處在險情之中,福島核電站附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世界人民脆弱的心。
在世人都在為日本遭受百年一遇的國難而哀悼同情的同時,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作為地處兩大板塊邊緣,地震火山連綿不斷的國家,核電站建在這裡安全嗎?日本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國,真的需要那麼多的核電站?火電、水電、風能、太陽能不可以利用嗎?
日本總共擁有55個核反應堆,數量僅次於美國和法國
● 日本為什麼要建這麼多核電站?
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僅37.8萬平方公裡。島上崇山峻岭,除了森林、原野、湖泊、沼澤外,可供居住的土地面積僅為國土面積的21%。但日本卻擁有多達1.3億人,人口密度遠超中國。由於資源少,電能是日本最好的能源,比如我國北方用暖氣大多都是燒天然氣、煤炭等石化供暖,而日本只能是電熱;還有日本淡水資源少,需要海水淡化工廠,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汙水垃圾等處理都刻不容緩。
日本是一個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歷史上日本曾多次侵略他國來獲得資源,目前日本生活和工業所需的糧食、石油、煤炭、木材、鋼鐵等等全部依賴進口。但日本卻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很多尖端數碼科技和產品源源不斷的輸出到世界各地。
日本所處的自然環境、密集的人口、以及強大的經濟實力,決定了日本是個高能耗的國家。但日本沒資源,沒有煤搞不了火電站,沒有大的河流搞不了水電站,只能搞搞太陽能、風能啊,可是這些又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所以只能建設一座座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