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二九運動簡介(精選)
2024-12-28 14:57:09
一二·九運動紀念日是為了紀念1935年12月9日在北京(當時的北平)發生的由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北京學生要求對日作戰的示威遊行活動。一二·九運動發生在日本侵佔我國東三省後向華北挺進,陸續侵佔了華北數省,中國共產國際發表抗日宣言之後。一二·九運動由黃敬等共產黨人組織及外圍組織者組成,促進了中日戰爭的爆發,停止內戰。一二·九運動起先由陸璀在西直門外進行抗日演講,受到了全國各地學生、愛國團體等的強烈響應,造成了全國性的影響。一二·九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國民黨當局聯共抗日,在北平輔仁大學留有一座紀念碑。
運動經過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學生數千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這就是「一二九」運動。這天,在黃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產黨員的組織和指揮下,北平參加抗日救國請願遊行的愛國學生湧上街頭。警察當局清晨即下達戒嚴令,在一些街道要衝設了崗哨。上午10時許,城內一兩千名學生衝破軍警的阻攔,匯集到新華門前,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收復東北失地!」「打倒漢奸賣國賊!」「武裝保衛華北!」等口號,表達了全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呼聲。各校臨時推舉12人為代表,向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何應欽遞交請願書,提出6項要求,何應欽卻避而不見。請願不成,群情激憤。各校代表當即決定改為示威遊行。大批警察手執大刀、木棍、水龍,對付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愛國學生不畏強暴,隊伍仍在繼續前進。這時,警察打開水龍,冰冷的水柱噴射在學生們身上,接著又揮舞皮鞭、槍柄、木棍毆打。學生們與軍警展開英勇的搏鬥,有百餘人受傷。遊行隊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學校發表聯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舉行總罷課。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或發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一二九運動廣泛地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抗日主張,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
背景
日本於1931年佔領中國東北後,繼續向華北進發。1933年爆發長城抗戰,熱河被日軍佔領。1935年6、7月間通過「秦土協定」控制察哈爾省。同年10月指使殷汝耕在冀東建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國民黨政府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對應這一局勢,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於8月1日,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號召全國軍民團結抗日救國。
全國響應
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各大城市的學生均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聲援北平學生的行動。陝甘蘇區學生聯合會也發出響應的通電,12月1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表《為援助北平學生救國運動告工友書》,號召全國工友起來抗議出賣華北與屠殺(事實上並未有屠殺)、逮捕愛國學生。魯迅、宋慶齡等愛國知名人士也撰文讚揚愛國學生的英勇奮鬥精神,捐款支持學生抗日救國運動。北平學生也組織了「平津學生南下擴大宣傳團」前往河北宣傳抗日救國。
一二九運動造成的巨大迴響,為國民政府帶來了壓力,某程度上促成了國民黨後來的聯共抗日政策。時至今日,中國大陸的一些學校會在每年的12月9日舉行紀念活動,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一二九合唱;復旦大學的一二九歌會,天津大學的一二九長跑,華中科技大學的一二九詩賽,華北科技學院的升旗儀式等。目前,在北平輔仁大學校園舊址(今北京師範大學北校區,定阜大街),留有一座輔大教授啟功落款的「一二九運動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