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主流越要當心? 主板供電選購分析
2024-12-17 01:36:08
泡泡網主板頻道2月23日 隨著電腦發展越來越普及,用戶對主流電腦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作為一般的主流用戶而言,主板可以提供的早已不再是性能優勢,畢竟主板與性能的直接關係已經不大,功能和穩定性成為用戶的首要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電腦主板的功能越來越豐富,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尤其一些主流主板,在不斷節省成本的同時,也有不少廠家忽視了本身主板最重要的部分,即穩定性,這種狀況在主流主板上尤其突出。
一般300-400元的主板,採用三相供電十分常見
主板不管性能、功能如何豐富,如果使用過程中動輒死機重啟,連基本的使用都無法保證,再多功能也沒有意義!而主板穩定,與CPU供電設計密不可分,尤其像G41、P41這樣的主流主板,3相供電十分常見,那有人會認為主流CPU的功率不高,供電設計應該夠用,因此我們將根據CPU的功率和TDP來分析,P41等主板幾相供電更合適。
考慮功耗對應主板CPU供電是否夠用時,我們先看下如何了解主板CPU供電,及多相供電對實際應用的優勢。
目前主板都是由電容+電感+MOS管組成一個獨立的單相供電電路,這樣的組成通常會在CPU供電部分出現N次,也就因此出現了N相供電。除了能夠為CPU提供更加純淨穩定的電流之外,還起到了降壓限流的作用,以此來保證CPU的正常工作。多相電路可以非常精確地平衡各相供電電路輸出的電流,以維持各功率組件的熱平衡,在器件發熱這項上多相供電具有優勢,尤其對於開核後這種大功耗的CPU。
一般主板最基礎的設計下,採用1個電感+一組電容+2個MOS管,組成1相供電,這樣的供電設計,可以保障的是每相能承受25W的CPU功率,也就是說,其實一些超低功耗的CPU,1相供電就能保證基本運行了。但為了避免功率峰值出現,以及長期在最大負載下運行減低壽命,所以一般主板最低都採用了三相供電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