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九一八事變84周年作文素材
2024-12-17 00:16:09
九一八事變概述
九一八事變指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炸毀瀋陽柳條屯一段鐵路,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以此為藉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是由日本蓄意製造並企圖以此來侵略中國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根據衝突爆發的日期,史稱「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後的不到半年時間,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1.日本國內情況
1921年華盛頓會議後,日本開始大規模裁軍。1921年日本的軍費為七億三千萬日元,1930年則裁減到五億日元以下,裁減額達40%。可是大規模裁軍卻引起了軍人們的強烈不滿。自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一直奉行軍事優先的原則,培養了大批職業軍人。對於職業軍人來說,除了軍事以外他們沒有其他特長,裁軍等於砸他們的飯碗。此外,裁軍以前職業軍人是社會上最受尊敬的人,軍隊是最光榮的職業。但裁軍開始後,職業軍人一下變成社會上多餘的人,最好的學生不再報考軍事院校,一些飯店甚至拒絕穿軍服者進入。裁軍給職業軍人們帶來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滿的軍人開始秘密集會,天劍黨、櫻會、一夕會等軍人秘密組織紛紛成立,後來廣為中國人所熟悉的東條英機、岡村寧次等人,都是一夕會的成員。不過當時最有名的還是石原莞爾,是他提出「滿蒙生命線」的理論。石原也是後來9·18事變的主謀。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義一主持召開「東方會議」,確立了「把滿洲從中國本土分裂出來,自成一區,置日本勢力之下」的侵略方針。兩年後,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到1931年,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於發動一場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藉以轉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並依靠掠奪中國財富,來醫治經濟危機造成的創傷。
2.日本控制東北鐵路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通過日俄講和條約,將中國旅順、大連等地的租借權和長春-旅順的鐵路及附屬設施的財產權利佔為己有。此後,日本創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並有關東軍負責鐵路沿線的警備。
3.田中奏摺
1927年6月,日本召開「東方會議」,並制定了《對華政策綱要》(即田中奏摺)。在田中奏摺中曾經提到:「惟欲徵服支那,必先徵服滿蒙,惟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徵服,其他如小中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這份奏摺在1929年被曝光,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以及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均認為是日本奉行侵略中國政策的證明。
田中奏摺的真實性受到包括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蔣立峰在內的學者質疑,當前的主流說法多認為其應為國民政府所偽造。然而時至今日查考史料及歷史脈絡,當時日本圖謀全面侵華已久確為事實。
4.皇姑屯事件與東北易幟
當初,日軍與東北軍閥張作霖維持了合作關係,但漸漸的,日本開始將張作霖視為障礙。1928年,關東軍將張作霖乘坐的列車炸毀,張作霖重傷不治身亡,史稱皇姑屯事件。日本關東軍希望籍此事件造成東北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並未引起日軍所期待的東北混亂,相反,1928年12月29日,張作霖的繼承人張學良突然宣布全東北易幟,接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領導。張學良進一步對日本採取不合作的態度,並開始在南滿洲鐵路附近建設新的鐵路設施,通過低廉的價格與之競爭,導致南滿洲鐵路陷入了經營危機。感到危機感的關東軍不斷提出抗議,但張學良並不願意妥協。因此日軍石原莞爾、板垣徵四郎等人決定發動戰爭來奪得主導權。
5.萬寶山事件
1931年,中國人郝永德,未經政府批准,騙取萬寶山村附近12戶農民的土地,並違法轉租給188名朝鮮人耕種水稻。這些朝鮮人開掘水渠,截流築壩。這一工程侵害了當地農戶的利益,馬家哨口200餘農民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僑出境」。然而日本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鮮人撤走,且限令於7月5日前完成築渠。7月1日,中國農民400餘人,聯合起來平溝拆壩。7月2日,日本警察鎮壓平溝的中國農民,雙方對峙,後日本增武裝警察,在日本軍警保護下,工程於7月5日完成。同時,日本通過朝鮮日報記者金利三,捏造新聞,說朝鮮人在萬寶山被殺,掀起朝鮮半島大規模的排華活動,當地華僑死傷數百人。日本卻以此次事件誣陷中國傷害朝鮮僑民。
6.中村事件
1931年6月,日本關東軍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井杉延太郎在興安嶺索倫一帶作軍事調查,被中國東北軍興安屯墾公署第三團團副董昆吾發現並扣留,在證據確鑿情況下,團長關玉衡下令秘密處決中村震太郎。日本藉機宣稱東北軍士兵因謀財害命而殺死中村,威逼中國交出關玉衡,並在日本民眾中煽風點火,用「中村事件」和「萬寶山事件」誣陷中國「損害日韓移民」。
紀念九一八事變84周年:關於九一八事變作文大全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