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危機意識作文
2024-12-08 09:19:08
樹立危機意識作文(一)
許多人心裡往往缺乏一種潛在意識——那就是憂患意識!
什麼是憂患意識?那就是在國泰民安時國君仍日理萬機的操勞;就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嚴加防守警戒;就是商人在事業成功時仍不停佔領市場的競爭;就是尋常百姓過日子時省下的一筆存款。換句話說,這就是居安思危。
或許他們的擔憂似乎不必要,的確,國君何嘗不可鬆懈一下?商人也該滿意一下自己的業績了吧?小百姓偶爾「瀟灑」一下好像也未嘗不可。然而,你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嗎?也許也許有一天敵人回來侵,市場也許會被人佔去,家庭可能會因變故而貧窮,這一天不知道是否會來,也不知道是哪天但他們只想到一點,就不會鬆懈!這就是憂患意識的根本所在!
你敢底氣十足的告訴我你有憂患意識嗎?不!倒不是說你要貪圖安逸,只是你現在還沒有步入社會,你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決定了你不可能憂患,但這只是暫時的。
當你面對重複不變的早飯露出厭惡的神色時,你得想想這樣的生活能否持久;當你追求名牌時裝時,你應想像一下可能有一天會連普通衣服都沒得穿;當你拿著父母給的錢大手大腳時,你必須想到或許你將來日子過得很難;當你因為成績優秀沾沾自喜時,你得想到後面的人隨時會趕超你;當你覺得日子很安逸平靜時,你該想到外面的世界競爭有多激烈。
當然,這並不是叫你杞人憂天,什麼事都優,但有一些憂患意識能給你帶來壓力,讓你謹慎點,這未嘗不是件好事。
但願你以後回答我時,能大聲的說:「我有憂患意識」!!!
樹立危機意識作文(二)
一棵參天古樹經歷了暴風驟雨以及14次雷電擊中的打擊仍然頑強地成長,然而,卻在一群螻蟻經年不休的啃噬中終成殘驅。對樹而言,有著500多年樹齡,歷經暴風驟雨,被雷電擊中14次,卻頑強地生存著,卻亡命於一群小小的螻蟻。人們在順境中往往容易喪失鬥志,迷失方向,最終走向失敗。歷史上那些短命王朝的「曇花一現」無不是因此而致。所以,我們要樹立危機意識,尤其是在取得成績或達到事業的頂峰之時更要居安思危,是個人的人生價值充分體現,使企業得到長久發展,是民族得以不斷進步。
樹立危機意識,在名利面前保持淡定從容,不斷拓展人生的寬度。
春秋時期,範蠡盡心輔佐越王勾踐,使越國復興。構建封範蠡為上將軍,可範蠡深知勾踐為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於是修書一封,辭去了在越國的職務,泛舟西湖。後來,範蠡到了齊國,他經商不到半年便積累了百萬家產。齊國人仰慕他的賢能,請他做宰相,可範蠡認為:「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歸還相印,與家人離開了齊國。範蠡每到一處都能如魚得水,可謂具有大智慧。可是他在名利面前卻能保持淡定從容,不為名利所累。正是因為他能居安思危,不為名利而迷失方向,他才充分展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樹立危機意識,在成績面前仍思進取,才能得到不斷發展。
曾有人問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到底是什麼使微軟能夠取得如此優越的地位並長久發展。比爾蓋茨只說了四個字——「危機意識」。的確,正是因為保持危機意識才會不斷開發新技術,開拓新領域,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樹立危機意識,在繁榮面前仍思發展,民族才得以不斷進步。
回想過去,繁榮一時的清王朝因夜郎自大、閉關鎖國而落後於西方,最終遭受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現在,日益崛起的現代中國仍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借鑑他國優秀成果,同時加強自主創新意識,使國家得以興旺發達,使民族得以不斷進步。
樹立危機意識,對個人,對企業,對整個民族都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順境面前,朋友,請增強危機意識,讓人生因此而升華,讓企業因此而不斷發展,然後民族因此而生生不息。
樹立危機意識作文(三)
一個動物,是需要具備憂患意識的,一個人,一個企業,也是需要具備憂患意識。憂患意識,無論我們是什麼,這是都是我們都需要具備的。
這是一隻野生的麻雀,它輕輕的落在了人類房子的屋簷下。人類的小孩看到了它,偷偷地從家裡的米缸裡抓出一大把的米,慢慢的撒在了地板上。這是如此低級的伎倆,它一眼就看穿了這個小孩的打算。它沒有飛下去,只是靜靜的望著地上的那些小米粒,等小孩回到房間裡之後,它偷偷的飛了下來,小心翼翼地啄著地上的米粒。在這一次路過之後,它便經常飛來這裡,開始,它還心存戒慮,它還是回考慮到一些壞的結果,會在小孩躲進房間裡之後才飛下來。但後來,它認為小孩對它毫無惡意,每天都專門給它提供美味的食物,於是,它失去了防備,什麼事情,都往最好的方面去想。它終於失去了憂患意識,它已經把自己最初的想法拋到了腦後。現在,它看到米粒,就衝了下來,毫無顧忌地在小孩的面前啄著米粒。它絲毫沒有注意到前面是一個籠子,它只看到了那裡的米粒,它飛了進去,然後就在也出不來了。
在許多國人眼裡,海爾這個成功企業已經很強大,很了不起了。然而,海爾還是保留了很強的「憂患意識」。在處於最輝煌的時候,他們還在為著不知道將要發生與否的最壞的消息做著儘可能充分完善的準備。他們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時刻警戒著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個16年平均年增長速度達用81。6%、年銷售收入已突破400億元。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能有這樣的意識,是他們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是他們沒有失敗的原因。儘管像海爾這樣的佼佼者與世界500強相比也還有一段差距,他們實事求是地正視挑戰的嚴峻性,充分估計到競爭對手的力量和困難的一面,向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這樣的企業,就算不說做大做強,在這是幾十年裡面,它一定能屹立不倒。
我們要具備憂患意識,這樣,就可以防備未知的未來發生的問題,即使是在最美好的時候,也不能有絲毫放鬆和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