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敬老愛老主題班會教案
2024-12-23 23:27:08
【篇一】一、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2.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速度加快,讓學生從小就認識到尊敬老人、愛護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未來一代的責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經驗是豐富的,人類正是靠著有經驗的老人毫無保留地將金子一樣珍貴的智慧傳給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續、發展和壯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馬識途」的道理。
4、教育學生尊老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在行動上。
二、活動準備
1、關於敬老愛老的名言名句,錄音故事《陳毅探母》。
2、設計問題:爺爺奶奶平常為我們做過些什麼?老年人對家庭、對社會有什麼貢獻?他們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是什麼意思?讀後你有什麼感想?
三活動過程
1、猜謎:「早上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傍晚用三條腿走路」(猜一種動物)
提示學生猜出謎底,並簡單介紹,我們人類,沒會走路時是爬著走的,是雙手和手腳共四條腿走路的,老了拄著拐杖,就像用三條腿走路了。
2、老師談話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們不是有一句古話「有老才有小」嘛。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婦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很多人,就這樣在一日日一年年的奔波勞碌中老去。很多老人,辛苦了一輩子,都希望有一個安樂的晚年。可是有些家庭不孝敬老人,甚至遺棄老人,把老人當做包袱推來推去。這與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背道而馳,是一種違法行為。我們班裡同學,我們的家長,有沒有這樣的現象?誰知道關於敬老愛老的名言名句?指名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誰會背《遊子吟》?(指生背誦)「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多麼熟悉的詩句呀,為我們描繪了一位母親為臨行兒女縫補衣服的細節,讚揚了母親春天般的關愛。那麼我們今天結合生活談談這幾個問題:爺爺奶奶為我們做了些什麼?老人對家庭、對社會有什麼貢獻?老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人?首先請大家聽小故事:《陳毅探母》。放錄音。
3、學生發言(學生根據生活中所見所聞的真實的尊老或棄老的事例發表意見看法)
4、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在家裡,碰到爺爺奶奶生病時怎麼做的?爺爺奶奶和媽媽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說說我們今後在生活中如何對待老人?
學生互相說說,再指生發言。
四、老師總結
同學們,剛才的發言都很好,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老不敬,棄老不養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尊敬長輩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從我做起,樹立文明新風尚,讓社會充滿愛,讓我們再聽一遍「陳毅探母」的故事。
【篇二】活動目標:
1.了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老人的情感,動手又動腦。
4.培養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活動準備
1、關於重陽節的傳說故事和有關圖片。
2、事先讓家長和孩子初步了解有關重陽節的有關民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前幾天老師給你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就是了解重陽節的有關內容,你們都了解了重陽節的哪些內容,誰能來給我們大家說一說?
二、認識重陽節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通過故事《重陽節由來的傳說》,加深學生對重陽節的了解和認識。
2.介紹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人們有豐富的活動,如登山、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3.關於重陽節的詩歌
《採桑子重陽》毛澤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過故人莊》孟浩然
三、發表感言
播放圖片,發表感想。
(1)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情?
a.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一個電話或陪老人吃一頓飯。
b.講一個動人的故事給老人聽。
c.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張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為老人們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盤)。
f.自製一張精緻的賀卡表達對他們的美好祝福。
(2)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心裡話。
四、活動總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不僅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還知道了重陽節的相關習俗,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了我們對老人的尊敬之情。在這裡,老師要送給你們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既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也要關心身邊的老人、長輩。希望每個同學能尊敬老年人,做個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們能做到的是嗎?最後祝願天下的老人,重陽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