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黃桷樹作文
2024-12-06 09:55:09
家鄉的黃桷樹作文一
在我們的校園裡一角,生長著一棵上百年的黃桷樹。每天一進校園,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那棵黃桷樹。
黃桷樹足有三十米高,樹幹粗大得要六七個人手拉手才能合圍攏。樹幹有的部位已經枯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空洞,可以容納一個人呢!老師說黃桷樹已經在校園裡生長了上百年了,是縣裡的重點保護樹木呢!黃桷樹雖然上百年了,但仍枝葉繁茂。樹冠高高在上好像一把巨大的傘撐開一樣,在夏天的時候,在地上就會形成一大片蔭蔽,同學們一到下課就到樹下面活動。早讀的時候許多同學紛紛拿著書本到樹下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早讀,記憶力也變得強多了,效果格外的好。黃桷樹一年四季常青,樹葉寬大,呈橢圓形。每到夏天黃桷樹就要長出新的葉片,煥發出無限的生機!
黃桷樹一直陪伴我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渡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日子。我愛黃桷樹!
家鄉的黃桷樹作文二
好幾次有人問我:黃桷坪是不是因為有很多黃桷樹而得名?
我想應該是,但不敢肯定地回答。因為自我1957年初來黃桷坪,記憶中只有四棵黃桷樹,這四棵黃桷樹樹大根深葉茂,令所有見過它們的人終身難忘。
這四棵黃桷樹樹齡當有三五百年,盤根錯節於巨石之上,尤其是它們的位置,處於山坡邊緣,在樹下可以俯瞰遠處的長江,從山下往上看,則濃鬱醒目,讓我有一種感覺:這當是黃桷坪當年的標誌性風景。
把巖坎邊這四棵黃桷樹從左到右連成一條線,再延伸出去,是一面石坡的坡坎,坡坎邊緣拐了一個彎,漸漸與平緩巨大的山坡平頂融為一體,這個巨大的平緩坡頂,就是黃桷坪。
從天上看,這幾棵黃桷樹處於黃桷坪這個巨大的坡頂上一個拐角的邊緣。偌大一個黃桷坪,就只因有四棵黃桷樹而得名顯然是不可能的,我猜測,這只是當年倖存的幾棵,這四棵我有幸目睹,且能讓很多人銘記一輩子,使我能大膽推測,黃桷坪不僅「坪」,曾經還有不少黃桷樹。
提起黃桷坪這幾棵黃桷樹,一位老鄰居當即異常興奮,對我說:要寫,你一定要把它寫下來,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我們在那黃桷樹下「抓籽兒」(重慶五六十年代在少兒中流行的一種遊戲)的情景!……
我當然要寫。或許你還記得,黃桷樹還是重慶市的「市樹」。在我的心目中,黃桷坪的黃桷樹,自然更是彌足珍貴。
可惜就連這幾棵,也退出了人們的視線,那靠左最大的的兩棵(四五人環抱,靠得較近),因巖石下挖防空洞傷了根系,日漸萎縮,修水塔時乾脆把它挖掉了。靠右那兩棵還在,可惜被圍牆、高樓擠壓,完全喪失了風採,不指給你看,你根本不會注意到它。
如今,一些後來種植的黃桷樹已漸漸長大,但在高聳擁擠的樓房與雜樹混雜中,顯得異常平庸,沒有人會再想到就用它來命名一個地方。
——原來,環境的喪失,會使一個嬌子從此黯然失色。
家鄉的黃桷樹作文三
家鄉的黃桷樹有自己的性情和志趣:你什麼時候栽培它們,它們就什麼時候落葉,邊落葉邊又生出新葉來,生死相連沒有距離,微妙得很:金色的落葉還未落盡、還未完全失去生命的水分,你對它們的憐惜也未生起:仰眼就發現了它們初心的歡愉:嫩紅、鵝黃、瑩綠在了枝條上、在了風花雪月的天空,我家鄉的碧空。
黃桷樹是重慶的市樹,它生長在村邊、路口、街道、山坡、崖上……碩大古樸的林蔭可罩好幾畝天地,成為過往行人、老人、兒童、村婦、耕作的農人:歇息、納涼、遊戲、吹牛的妙處。它還有本事紮根在崖壁、石縫、牆隙,把身子和臉斜斜的伸向天空,伸向風雨日月的光芒中。
它們的根很有力量,在黑暗的泥石裡可以鑽竄好幾公裡遠;所以它們耐寒、耐旱、耐貧,生命力非常強大,能活好幾百年。你若到了重慶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看見它們,有好多已經像英雄一樣戴上了古樹的牌子,驕傲得很。你不要被它們蒙了,其實它們都還年青,挺多算是風華正茂的中年。
[家鄉的黃桷樹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