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課堂作文【精選三篇】
2024-12-31 17:30:09 2
導語:除了在教室內我們學到的內容之外,也有很多讓我們長知識的課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課堂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這也是課堂
在生活中處處有課堂,除了在教室內我們學到的內容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外面學到課堂內所學不到的知識,同時還可以讓我們體驗到生活並學習。在前幾個星期,我們學習舉行了持續三天的六年級軍訓生活。我們在那裡學到了要遵守紀律、聽教官的話。
第一天的時候,我們去了軍訓的操場上。教官告訴我們一定要遵守紀律還要聽教官的話,事後,我們還學習了站軍姿,最後,練習了「齊步走」,讓我意識到了團隊的重要。我們手挽著手,大家一列一列的走。首先,我們先站軍姿,腳跟合攏,腳尖張開60度,教官先讓我們在原地站5分鐘,中間不可以做任何小動作不可以動一下,只要一個人動就多加1分鐘,我們都用手貼緊褲縫,原地不動,不過一會兒,一位同學堅持不住了,就動了一下,我們全體多了1分鐘,幾秒之後,又加上了1分鐘。終於,教官讓我們放鬆了一下。那段時間十分的艱苦,讓我明白了這也是課堂。
我們還學習了「齊步走」,一開始,我作為排頭,走得比較快,步子又跨的大,以至於排尾那些小個子的同學走得很快也很急,使隊伍一點也不整齊;第二次我跨的比較與的小,教官告訴我不要刻意的跨小,只要自然一點,走得慢一點,步子稍微小一點,讓排尾的同學跟得上就行了;我聽了教官的話,效果就比之前好一點了,慢慢地,我們一排團結了起來,就相對比其他三排配合得要更加好,但偶爾還會有一點小的不和諧。這也是課堂,它教會了我們許多。
通過這次連續三天的軍訓生活,讓我明白了:我們隊友們在一起的時候一定要團結友好,不可以自顧自,不顧團體。軍訓生活,也可以說是課堂,那是除了語、數、英之外的課堂,我在那裡知道了我們一定要團結。
這篇記敘文採用順敘,詳略得當地敘述了小作者軍訓的故事,突出「軍訓生活,也可以說是課堂,那是除了語、數、英之外的課堂,我在那裡知道了我們一定要團結」這一中心。心理描寫的運用恰到好處。
篇二:這也是課堂
生活中處處有課堂,大自然更是人類最優秀的老師,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都能給人以啟迪和教育。 你見過挺拔的大樹嗎?他們的杆筆直筆直的,拼命地伸向高空,仿佛是要衝破藍天。為了達到目的,他們不會畏懼任何風吹雨打,不害怕任何的困難。站在挺拔的大樹下,我感受到的是磅礴的氣勢,學到的是不畏困難的勇氣。只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我們就能衝破重重阻礙,到達光明的頂峰。
你見過辛勤勞作的蜜蜂?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蜜蜂便開始四處採蜜,他們珍惜著每一寸光陰,忘我地工作著。站在五彩繽紛的花從之中,耳邊的「嗡嗡」聲連綿不斷,我學到的是蜜蜂昔時如金的精神。它使我懂得了時光的珍貴,讓我在學習生活中學會了合理地安排時間,成了時間的主人。
你見過飛蛾撲火的壯烈嗎?有一次我們晚上在樓下燒紙,我有幸親眼目睹了這一壯烈景象。當原本溫順的火苗燃成兇猛的熊熊大火時,我們都忍不住要後退幾步。然而仍堅持在火間飛翔的,卻是那一隻只微小的飛蛾。它們確實瘦小,但仍繞著火飛舞,一圈比一圈更近,一圈比一圈更牽動人心。它們在火光中跳躍,仿佛是最後的舞蹈。它們也在掙扎著,有的支持不住,便落入火中,化作灰燼。看著它們一起義無反顧地在烈火中奔向死亡,剛剛還嘲笑飛蛾愚蠢的我,突然領悟到:它們嚮往的是光明,面對熊熊的烈火,即使化為灰燼,也要奮力作最後的拼搏!如今正在初三的我,需要的不正是飛蛾的這種拼搏的精神嗎?面對那數不盡的困難,我不能退縮,應當學習飛蛾的拼搏精神,勇敢地去奮鬥,去拼搏,相信我一定能迎來光明的明天。
大自然中處處有課堂,它們有的教人奮鬥,有的發人深省,還有的給人啟迪。只要我們細心地觀察,能學到的還有很多,很多……
本文開篇總起,語言精練而富有哲理。主體部分逐一羅列大自然中的事物,告訴人們「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都能給人以啟迪和教育」。結尾「大自然中處處有課堂,它們有的教人奮鬥,有的發人深省,還有的給人啟迪」回扣文題。
篇三:這也是課堂
我愛書,我的家是書的世界,我的床是書的「天堂」。對我來說,書就是我的「第二課堂」。
我愛書,因為它給予我許多知識。英國人說:「一本好的百科全書,勝過一座富麗堂皇的博物館」。的確,讀書是獲得知識的更簡單方法。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翻開書本找清原因。一次,我的手被蜜蜂的刺「親」了一口,那刺心般的疼痛,真讓我苦不堪言,但蜜蜂撲了幾下翅膀之後,卻倒在了地上,玉米棒大的問號似乎漂浮在我的身旁,顧不上疼痛疼痛,我按住紅腫的手指,輕輕地翻開書,終於找到了答案「蜜蜂的刺同內臟相連。」。弄清事實的我,早已忘卻了疼痛。書給予我無可計數的知識:《大百科全書》不知讓我「檫」去了多少的問號;《探索?發現》叢書告訴了我數不盡的未解之迷;《發現之旅》讓我體會到了文明古國千古文明的博大精深……書,的確是一個充滿知識的課堂。
我愛書,因為它陶冶我的情操。古今中外的名著,幾乎都成了我的收藏物,它們也都是我的生活組成部分。閱讀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叫我潸然淚下的時候,卻為這個堅強、善良的男兒肅然起敬;閱讀《水滸傳》,令我體會到這些綠林好漢「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豪爽,同時,又能體會到當時「官逼民反」的悲涼之意;看那《阿Q正傳》,讓我為阿甘的堅強,勇往直前,勇於做自己的精神所傾倒……望著這些可愛的主角,再看看自己,自己是否被困難擊倒過,是否被挫折網住過?這一切,無時不讓我覺得,書,是一個哲理的課堂。
很奇怪,書可以解決問題,卻又能給我增添問題,我依然愛著這可以隨影隨形的課堂。
評語:小作者愛讀書,把讀書當作人生的第二課堂,讀書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知識,陶冶自己的情操,以個人的切身體會談感想,並能做到有理有據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