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延遲退休方案時間表:推出最早2022年實施
2024-12-25 17:06:09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10日(星期二)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胡曉義對就業和社會保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現在延遲退休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上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們想知道,延遲退休的方案什麼時候出臺?退休的年齡是不是真的是65歲?延遲退休的工作已經進展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什麼時候開始實施?謝謝。
尹蔚民:
我已經講到採取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是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政策。這項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針對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偏低這麼一個實際提出來的。我國法定退休年齡是1953年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1978年,國務院104號文件再次明確,就是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女幹部55歲,男職工60歲。當然一些特殊群體還有其他的政策規定。建國初的時候,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我們現在人均的預期壽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是74.8歲。也就是說,建國6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預期壽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建國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齡政策,很顯然和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有必要作出調整。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目前社會上對這個問題沒有形成共識,有各種各樣的意見、建議。有一部分人贊成採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反對的。這項政策不僅僅對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措施,它同時也是為了更充分地開發我國的人力資源。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從2013年開始,16歲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開始下降。再往未來看,雖然還有較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但是和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這項政策是「一舉數得」的政策,但還需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所以,在制定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的時候,會充分考慮到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看法,綜合平衡、瞻前顧後,能夠使方案更周到,各個方面都能夠接受。
第一,我們會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的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趨、漸進到位」。就是說每年只會延長几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達到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第三,會有一個社會預告。就是先把這項方案公布出去,但方案的實施時間至少要在5年以後,給大家一個心理的預期。比如現在公布了這個方案,5年以後才可以實施。比如我是55歲退休,5年以後實施也就是55歲零兩個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歲零6個月退休,就是這樣一個心理預期,漸進式的。所以這個政策就是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配套政策。考慮到這項政策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這個方案正式出臺之前,會把這個方案的要點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的過程也是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我們會把各個方面的意見吸收了之後,使這個方案制定的更加完善、更加穩妥、更加符合中國的國情。漸進式的退休年齡政策是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普遍採取的政策,有一些發達國家目前的退休年齡已經是65歲甚至67歲,而我國現在已經領取退休待遇的8000萬企業退休職工退休時的平均年齡只有54歲。
剛才問到時間表,我們希望今年能夠把這個方案制定出來,明年在報經中央同意以後向社會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的情況修改完善,應該是在後年正式推出。但是我們實施,我剛才講了,那還是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謝謝。
最新消息
2月29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xx年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佔比已經超過了16%,目前延遲退休已經有方案,但是要按照相關的程序,報經批准以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另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在推進。
延遲退休方案出來後將徵求社會意見
尹蔚民介紹,去年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佔比已經超過了16%。所以無論是從開發人力資源,還是保持養老、醫療基金的持續健康運行,都需要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調整,而且這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
發達國家現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齡都是在60—65歲,甚至更高。尹蔚民表示,人社部需要從適應人口老齡化這樣一種大趨勢的背景下進行考慮,經過這幾年的討論,社會共識正在逐漸形成。
尹蔚民表示,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有一個基本的考慮。第一,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第二,區別對待,分步實施。根據我們國家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人社部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實施。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預告。這個方案一旦出來之後,會廣泛地徵求社會意見。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在推進
尹蔚民表示,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本身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最突出的就是公平性的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另外一個方面,養老保險制度現在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人口老齡化。
尹蔚民稱,社會保險是大數法則、互助共濟。我國的養老保險是「代際贍養」,也就是現在已經工作的人要養已經退下來的人,目前的贍養比正在逐步降低,原來是3.3:1,現在已經降到2.9:1。再往後看,發展的形勢確實非常嚴峻,這就對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這不僅僅是中國養老保險遇到的問題,也是世界各國遇到的共同問題。
尹蔚民表示,基於這樣的狀況,正在對養老保險體系進行頂層設計,推進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
20xx年就業形勢比較複雜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介紹,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6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7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5%,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
從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城鎮新增就業的人數都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是4.05%,同比下降了0.04個百分點。
有媒體、有些人對就業的數據是否準確有所質疑,尹蔚民稱,就業形勢的好壞不僅僅反映在就業數據上,大家從周圍、從市場是可以觀察到的。
對於20xx年的就業形勢會怎麼樣,尹蔚民認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很複雜,20xx年的就業形勢也是比較複雜的,而且任務也是非常艱巨的。
煤炭和鋼鐵涉及到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
對於安置下崗職工分流的具體人數到底有多少?尹蔚民表示,現在以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作為這次化解產能過剩的切入點開始做,對這兩個行業做了初步的統計,大約煤炭系統是130萬人,鋼鐵系統是50萬人,大約共涉及到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
「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雖然這項工作非常難,但在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積極穩妥地把這項工作做好。」尹蔚民表示,對於每一個企業職工安置的方案,一定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研究討論通過,就是說職工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安置,而且要積極主動參與到這項工作當中來。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