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緬懷先烈的主題班會作文
2025-01-06 11:54:09
導語: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今天仍然是中華民族包括海外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班會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作文一:
清明節,勾起了人們對親人之緬懷。或許是因為近期要學幾篇關於革命烈士的課文,使我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輩。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與敵人的殊死拼搏,他們對人民的熱愛與對革命的百折不撓,最後獻出了生命得來的。
想起那「昨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進行艱苦卓越的鬥爭。但革命先輩們卻不曾畏懼。他們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埋葬身邊的戰友,又一次次站起來,一次次拼搏……
記得毛澤東主席曾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其實,這也是對所有革命烈士的讚譽。
毛主席創作的《七律長徵》寫到「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此時的腦海不禁浮想聯翩:想起了紅軍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情景;看見了狼牙山五壯士窮途末路之時,寧可跳崖自盡也不肯投降的壯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這時,我想: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給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讓這些烈士白白的犧牲了,不能讓這些烈士的鮮血白流。我們應該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作文二:清明時節緬懷先烈
正值傳統節日清明節來臨之際,4月4日上午,懷著對逝者的無限追憶,機電學院材控1102班在大別山烈士陵園開展本學期第三次主題班會。
陽春四月,日暖風燻,翠柏凝春。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為了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為了教育同學們繼承革命傳統,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材控1102班同學沐浴著和煦的春風,在班委的組織下來到了大別山烈士陵園,滿懷著對革命先烈無比崇敬的心情開展第三次主題班會。本次班會由團支書徐知知主持。
首先,同學們來到大別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站定。團支書徐知知宣布班會開始,並致開幕詞。他首先介紹了大別山革命烈士為中國革命與新中國的建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並介紹了此次活動的意義。
接著,班長張飛致辭,他說:一個沒有英雄的國家,只能擁有蒼白的歷史;一個不能產生英雄的社會,不可能擁有正義的力量!回顧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無數先烈們前赴後繼、流血犧牲、為他人謀幸福,他們的無畏和奉獻精神永存人心,他們的豐功偉績一直被人們所傳誦。革命先烈走過的道路,是一條不斷探索、追求真理的路,是一條艱苦奮鬥的路,他們所留下的,將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也是我們人生航線的燈塔。緊接著又介紹了當代大學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性,呼籲同學們從自身做起,
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在學習生活中:不斷探索、追求真理,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致辭完畢後,班級同學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慕哀三分鐘;隨後,向烈士敬獻花束並向烈士三鞠躬,接著,組成一隊繞碑一圈以表達對烈士的追思。
儀式結束後,同學們參觀了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並瞻仰烈士的遺容遺物。
此次班會借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為契機,教育同學們銘記歷史以身作則,活動結束時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作文三:清明緬懷先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在這清明節的神秘氣氛中,我們不免會想起那些逝去的英雄——革命烈士們。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他們和千千萬萬個革命戰士們一起奪回來的。他們那種「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中國若是能多幾個像他們一樣的人,那麼我們的中華民族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們緬懷先烈,學習他們的精神,繼承他們的使命,我們是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要成為未來祖國的棟梁之材!何為棟梁,是指能支撐起巨大使命的人,要想成為這樣的人,必須要記住他們,學習他們,銘記他們不滅的信念,將他們的精神放入心中永存!
清明節,大家都會聯想到雨,雨就會給予人一種悲傷之情,這一天,大多數人都會為已逝去的親人,也有人會到革命烈士陵園,獻上自己的尊敬,表達自己的崇敬,那一朵朵潔白的花朵,映襯出了先烈們那種純潔、高尚的靈魂。革命烈士董存瑞,在戰鬥的危急關頭,他的生命與火紅的五星紅旗融為一體,他捨去了生命,他心中只想著共產黨的勝利,奮不顧身的點燃了手中的炸藥包,年僅19歲變為中國人民共和國的解放而犧牲了自己。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們要在這清明時節,記住先烈們的偉大精神,為自己創造出廣闊的空間,繼承先烈們的信念,為了明天的美好而勇往直前!
作文四:清明緬懷先烈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今天仍然是中華民族包括海外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在傳統社會中,清明節是一個特別盛大的節日。它不僅是掃墓祭奠、懷念離世親人的節日,還是踏青嬉遊、親近大自然的節日。圍繞著兩種主題的民俗活動豐富多樣,蔚為大觀。
中國人崇尚孝道,每年的清明節都是我們緬懷祖先,緬懷革命先烈的節日。人,有生,有死,逝者已逝,生者當堅強。讓我們一起緬懷他們吧,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精神源泉!朋友,你可以做到用真心讓逝者的精神融入永恆,讓每一個生命的故事永遠流傳。這個清明節讓我們一起緬懷祖先,緬懷先烈!
清明是哀傷的。這是眾多詩人對清明定下的主調,不然為什麼選在這一天祭祀和掃墓呢?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詩:「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生死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寫的正是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悽慘情景。
清明是美好的。陽春三月,楊柳依依,百花競豔,正是賞花踏青的好時節。宋朝詩人文彥博的《清明後同秦帥明會飲李氏園池》一詩就寫出了人們在清明賞花的愉快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遊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北宋詩人陳與義所寫的《清明》詩,也洋溢著春的氣息:「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清明是良辰美景,遊春是賞心樂事。
清明是深邃的。且看黃庭堅的《清明》:「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詩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可謂發人深省。
清明期間,全國各地烈士陵園引來了群眾的祭掃高潮。在細雨霏霏、大雪紛紛,春意盎然之間,中國百姓並沒有忘記那些曾經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紛紛用「踏青祭祀」、「網上祭祀」、「鮮花祭祀」等方式緬懷先烈,寄託對革命烈士們的哀思和懷念。
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儘管時光變遷,但我們對那些為了民族的生存、解放和自由而獻身的先烈的崇敬之情,沒有任何改變。
今年的清明節,我在網上為偉人們和革命先烈們敬獻了鮮花,以此表達我的敬意。沒有他們的繼往開來,就沒有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他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是先烈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先烈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然而革命先烈們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們也許不需要為了祖國而付出我們的生命,我們也許也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的磅礴氣概。我們能做的,更多的是學習好各門文化知識,掌握好各種科學技術,完善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靈。國家的尊嚴,國家的榮譽要靠我們自己來維護。烈士們的精神要靠我們來傳承與發揚光大。國家的明天掌握在我們手裡。從現在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主動承擔起對祖國對社會的責任,施展自己的青春年華,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