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月亮變化的作文
2025-01-05 22:04:09
導語:月亮,每一天的形狀都不同。有時像眉毛,有時像香蕉,有時像小船,有時像一面鏡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月亮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月亮的變化
圓月
小時候,總喜歡抑頭望月,望她的皎潔,望她的圓滿,心中總浮現出無數美妙的幻想:嫦娥奔月,吳剛砍桂花樹,玉兔搗藥,天狗吃月……每逢中秋佳節,與家人團聚於天台,品嘗月餅,遙望圓月,聽家人講月餅的來歷,聽家人講那聽了無數次「嫦娥奔月」的故事,洋溢出節日的歡樂氣氛。「少年不識愁滋味」這句俗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自己滿心歡悅時,身體異鄉的同胞正低呤《靜夜思》呢!
童年的我如圓月般純潔!
半月
步入小學之門,不僅意味著原來的圓月會消失一半,也說明它不會那麼皎潔。正因為消失了那一半,所以能夠朗誦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正因為消失了那一半,所以嫉妒。憤怒、驕傲的烏雲開始蔓延。
小學的我如半月那般有了得失樂悲!
殘月
這次該把殘月比作什麼呢?是無奈的苦笑?或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微笑?向青春期過渡的我有了心理矛盾,它讓我很彷徨,讓我放棄了很多東西,所以有了苦笑般的殘月!「是蓓蕾總會開花,是果種總會結果」,暴風雨把夜空洗刷後,空中依見微笑般的殘月!
向青春過渡的我如殘月般無奈與微喜!
滿月
終於跨入初中的大門了,終於踏上美妙的青春之旅了。前面的路還很長,至少在啟程前,讓我賞賞滿月,中國的航天事業像這滿月,它的未來前景也像這滿月,那我呢?我是否也可以駕凌滿月?算了,要變的總要變,我也該啟程了,該向「FULLMOOM」告別了!
現在的我如滿月般美感麗!
月在變,我也變了。
篇二:月亮的變化
農曆大月30天,小月29天。如果是大月,初二天黑以後,一彎孤形新月就開始在天西邊出現了。那新月活像是飛蛾的眉,所以人稱蛾眉月,蛾眉月那淡淡的昏黃的光線是不足以把夜空照亮的。它在天邊逗留不到一個小時就漸漸消失了。如果是小月,那就是等到初三晚上,才能看到那纖細的蛾眉新月升落。農諺說:「大二,小三兒,月出,一桿兒。」就是講的每月上旬蛾眉月首次出現的時間。
從蛾眉月出現頭一天算起,每過一天,月亮升起的弧度較前一天大約增加15°,而它落下的時間也就隨之推遲一個小時左右。到每月的初八或初九,天黑時月亮就會升高到中天,落下時間也就推遲到深夜零點左右了。就是說,這時候僅前半夜有月光,後半夜就是月黑天了。農諺說:「初八、初九照半夜。」就是這個意思,這時候月亮活像一張弓,因此人稱上弦月。這張弓一天天拉滿,就叫凸月了。凸月到每月十五就變成了滿月。初八、初九以後,月亮升起的高度也在向東天邊降低,每天降低的弧度是15°左右。月落的時間也繼續向後半夜推遲。到農曆每月十五,月亮降低從東方天邊升起,如果是晴朗的仲秋之暮,十五前兩天你會看到:太陽還未落下,東方的圓月已經顯現了。所以農諺又說:「十五,十六,月亮太陽兩頭露。」這期間,通夜都會有月光朗照。第二天早晨,太陽也從東方升起了。西邊還掛著一銀盤似的圓月。「月亮、太陽兩頭露」,也有這個含義。
「十七、十八,天黑摸瞎。」這句農諺是說,過了十五、十六,到了十七,十八以後,天黑時就不見月亮了,月亮到什麼時候才出來呢?農諺說:「二十整整,月出一更。」十五日以後,每推進一天,月亮晚出來又約一小時,到每月的二十月,月亮要等到晚上一更才能出來(古時沒有鐘錶,把一夜分為五更,一更大概是晚上八九點)。每月下旬,月亮出來的時間越來越晚,以至前半夜不見月亮,只有後半夜才能見到月亮,到二十三日那天,月亮到天亮時才能升到中天。因此又有「二十二三,天亮月正南」的農諺。這時的月亮又像一張弓了,因為正是下旬,所以人稱下弦,十五以後的月亮由圓到缺,人們又稱它為殘月。
「農曆二十三,天亮月正南。」那就是說,深夜零點左右月亮才從東方升起。以後幾天,隨著時間的推移,月亮升起的時間由半夜向黎明推遲。到月底二十八九左右,月亮黎明前出來照一會兒,「二十八九,月亮黎明露個頭。」這句農諺就是形象的描述。
下旬殘月的明亮部分逐漸縮小,又變成了蛾眉月。月底二十九以後,整夜都不見月亮了。直到下月初一。這幾天,通夜都是月黑一面。月亮藏到哪兒去了呢?仍然在圍繞地球一刻不停地運行,不過它是伴著太陽面向我們,只是陽光太強,它所反射的光,我們看不到罷了。
篇三:月亮的變化
夏天的夜晚,我喜歡觀察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尤其是月亮。因為它每一天的形狀都不同。有時像眉毛,有時像香蕉,有時像小船,有時像一面鏡子。
初一的時候,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被太陽照亮的半球背對著地球時,人們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這一天稱為「新月」,也叫「朔日」。初三和初四的時候,月相變成了娥眉月,月亮的外形就像一個少女彎彎的眉毛。初七初八,月相是上弦月,凸面向西,好像一個被吃一大半的月餅一樣。十五十六十七的時候,月相是滿月,也叫「望」,是月亮最圓最亮的時候,好像一個玉盤,這時,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我一直凝望著那月亮,好像真的看見了月亮上有一顆桂樹,樹下還有一隻兔子。還有美麗善良的嫦娥在月亮上凝望著我們。我還想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月,玉兔搗藥等故事。接著,二十二和二十三,月亮變成了下弦月,形狀和上弦月一樣,只是方向相反,凸面向東。又過了四五天,月相又變成了峨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叫「殘月」。我還發現,遇到陰天、多雲或者雨天的時候,也是看不到月亮的。
月亮真是變化多端啊,真想長大之後,做太空人,乘坐飛船到月亮上去看一看,真是期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