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爭為題的作文600字
2025-01-07 05:19:09
導語: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爆發了一場殘酷的鴉片戰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戰爭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作文一:戰爭
戰爭,大家都知道,最苦的,不外是人民。看著辛辛苦苦親手建立的家園,就那樣的被炮彈毀於一旦;看著身邊的親人,就那樣無辜地被炸死炸傷在自己的身邊,一個個地離自己而去,那份心痛,那份無助,那份彷徨,那份恐慌,是難以言喻的,是怎樣的讓人心酸呀。他們落淚,我也為他們落淚。為什麼,人類總是要這樣的自相殘殺呢?為什麼,人類總是不能好好珍惜生命的存在呢?難道他們不知道那是多麼寶貴的嗎?天災,能避之,我們都儘量去避。何況人禍呀!為什麼就不願去避免呢?
難道,非得要戰爭,才能解決問題嗎?難道就非得流血喪命,才能換來安定的生活嗎?這代價也未免太大了吧,大家不都是人嗎?
美國人說,我們是為你們好。你們只有過上我們這樣的生活才能幸福。可是,他們眼裡的幸福生活就是伊拉克人民的幸福生活嗎?他們問過他們的意願嗎?難道伊拉克人民是動物,可以任人安排生活的嗎?難道他們沒有思想,沒有意願了嗎?或許這並非他們想要的呢?人類常常要犯上這樣的錯誤,常常試圖操縱別人的生活,特別是自以為高貴的人,自以為幸福的人。
法律要我們不能殺人,那麼戰爭呢?他們就可以那樣明正言順的殺死那麼多無辜的人嗎?誰來為那些無辜的人討公道?誰來用法律懲戒那些殺人的人呢?
在和平年代,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安定的武器。可是,在戰爭年代,它就形同虛設了。因為,它已無法約束人們的行為了。可悲的人類,可悲的法律,可悲的制度,可悲的自以為是。
作文二:戰爭
戰爭是一部電影,是以人們的殘叫聲為音樂,以血淋淋的土地為背景,以一把把鋒利的刀為主角來造就這部「電影」,拍成的代價為人的生命,拍攝的時間很長也很短,長到七八年,短到一二年。比如南京大屠殺這部「電影」,以被鮮血染紅的土地為背景,以30萬同胞的呼喊聲為音樂,以日本人鋒利的刀鋒為主角,造就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傷口,這部電影不需要任何媒體傳播,任何人都知道。
戰爭是一支樂曲,是以生命為音符,以人們的殘叫聲為音調,用骨頭堆積起來的鋼琴來彈奏,那是震動大地的音樂。槍聲,殺戮聲,炮聲,爆炸聲,人們的救命聲,與親人隔絕的哭聲,成了每一場戰爭都有的聲音,這個聲音感天撼地,可以讓全世界的人民都聽得見,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庫耶伐次中發生的戰爭中,無情的納粹黨將300多名無辜的小孩子殺死了,那稚嫩的聲音混著槍聲形成了一支既可怕有感人的聲音。
和平,是在戰爭年代中大家都想的一個願望。
自1945年改革開放後,我國就逐漸先和平國家發展,不光我們,全世界的國家和地區都在呼籲和平。在聯合國總部有一座雕像——「鑄劍為犁」這座雕像已經在那裡肅立了四十多個春秋,可是和平的鐘聲並未向全世界人民敲響,戰火和死亡仍然時時踐踏著公理和正義,我很想問一個問題:「這是為什麼?」這可能僅僅不是想問的問題,我很想替那些戰火不斷,炮聲連連的國家的人民向他們的首領說:「請您停止戰爭吧,我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套發動戰爭,理由是正義還是非正義的,但我們請求您:停止戰爭,不要在讓炮火變成炊火,讓爆炸聲停止變成禮炮聲了吧。
我真誠祝願: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擁有和平。
作文三:戰爭
什麼是戰爭?
戰爭的戰字寫法是一個佔領的佔,再加戈壁的戈。古人對此有很多解釋,而詞典上的解釋則是: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或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的武裝鬥爭。我想詞典這麼解釋已經很明白了。
但是這會讓我馬上提出兩個問題——世界上發動戰爭的第一人是誰?他為什麼要發動戰爭?第一個問題也許誰都答不上來,那麼請看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以我個人的理念是他們為了爭一塊肉、多喝一點水或者是為了搶一隻雞等等很多的原因。但發動戰爭的那個人心理是怎樣想的?因為私心,想把東西據為己有,而我想說的不只是這一種人,而是我們全人類!而是人們擁有的貪婪、雜念。誰敢說我沒有一點的私心雜念、沒有貪婪?恐怕沒有人敢說的吧!正是人們藉助這些邪念才發動戰爭,一個國家過於貪婪就會想方設法戰領、攻打別國的城池。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南京大屠殺,再說點遠的,秦始皇焚書坑儒,為的就是讓人們都不懂知識,就不會推翻他的王朝。這一個個戰爭都給百姓帶來了苦不勘言。
還有人為什麼渴望長生不老呢?因為他們想永遠保持這樣的權力、地位。還有帝王覺得軍隊不夠壯大,就挨家挨戶的抓壯丁去前線打仗。誰不知道戰爭必須死人?那麼帝王們為什麼不自己去前線打仗呢?因為貪生怕死。秦始皇抓壯丁來修建長城為的是什麼?為的還不是自己的保住自己的江山不受侵犯?
我這回是知道為什麼古人經常以戰爭為題作詩了,戰爭可以給人們帶來痛苦,使無數的家庭破碎,失去親人,無疑是有害的。
讓我們每個人都寬容一些,這樣世界上就會少一些咒罵、哭泣、憂傷、憤怒的面孔了。
作文四:戰爭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中日戰爭,從八國聯軍到武昌起義。每一場重大的戰役背後都有無數冤屈的人民在心底呼喊著「和平」忘不了,戰爭攻伐年代民生的疾苦。沒有淡忘,日軍侵華的罪惡行徑,中國人民飽受的戰爭摧殘!打開記憶的閘門,一幅幅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畫面呈現眼前。仿佛看見:「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的場景。官與官,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為何要連累及平民?
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爆發了一場殘酷的鴉片戰爭。為了和平,清軍反抗,卻壯烈殉國。人們的心底不禁存下一絲嘆息。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一路燒殺,洗劫了北京城,三天三夜焚化了中華歷史上的靚麗瑰寶—圓明園。此時,有多少人在心底憤恨,哭泣?世界上的戰爭又何止在中國爆發?我記得一個感人的故事:某國戰爭期間,一個中年男子與家人離散,幾十個親人喪生。後來,他打聽到自己5歲的小女兒還活著,幾經周折,冒死找到自己的親生骨肉,悲喜交集的他,緊緊地摟著女兒,淚流滿面地說:「我又有家了!讀到這兒,似乎感覺和平對人們的重要。確切地說,家對人們是多麼重要。然而,戰爭是殘酷的,它能摧毀無數個家庭,和國家。那些蒙冤而死的人們,是否仍然含淚期待著—和平的時代!硝煙只能滿足那些製造硝煙的人的虛榮。可是,被連累的無辜百姓們,永遠也不會放棄對和平的追求。他們組成一支支隊伍,去放抗戰爭,去呼籲和平。如果你記得幾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如果你還不至於對現代社會紛繁頻仍的戰爭麻木,那麼,請一起來維護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