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寶Zen架構!AMD真的能逆襲Intel嗎?
2024-12-30 00:57:10
長久以來,PC愛好者們通常都會依據個人喜好分為兩大派系——偏愛高性能低能耗的Intel派,以及偏愛性價比的農企派,通常情況下不會有人選擇保持中立。但AMD認為,其即將發布的新一代旗艦晶片Zen將改變這一情況,甚至還能吸引Intel的簇擁者們倒戈。
顯然,AMD已經把自己的未來都押在了即將到來的Zen晶片上。據AMD官方表示,Zen使用的是一種全新的架構,解決了此前飽受詬病的能耗低性能差等問題。
雖然有許多人都因為AMD技術上的落後,相繼轉投到了Intel陣營,但AMD目前仍然還有為數不少簇擁者。不過顯然AMD已經坐不下去了,他們決定要改變這一現狀。
在上周的摩根史坦利科技、媒體和電信會議上,AMD首席技術官Mark Papermaster表示:
「目前,AMD在處理器技術和製造工藝方面正在加緊趕追Intel。」
不過這句話實在是有些缺乏底氣。
在21世紀初期,AMD這家Intel最大的競爭對手,甚至一度被業內認為將威脅到Intel的主導地位。當時AMD推出的旗艦級晶片「速龍64」作為世界上首款64位PC處理器,一度打了Intel一個措手不及,使後者被迫在匆忙之間推出自己趕製而成的首款64位PC處理器。可以說,當時的AMD晶片技術比Intel更勝一籌。
但是一系列的失誤阻礙了AMD的進一步發展。AMD的窘迫從2007年推出「羿龍」處理器開始初見端倪,而收購ATi之後,首次將GPU與CPU整合在一起的Fusion晶片則更被證明了是一款整體性能表現糟糕的產品,此後推出的名為「推土機」的AMD晶片架構及其後續的衍生品同樣被批性能表現不佳。
反觀Intel,在大多數情況下,該企業都能順利按照「Tick-Tock」的發展戰略規劃有條不紊的前進。不過也出現過例外——例如,在2004年的奔騰4和十年之後的Broadwell上就出現了工藝推遲的情況,但總的來說,Intel在x86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自此之後再沒有受到過AMD的威脅。
那麼Zen的出現能否改變這一現狀呢?
「Zen的CPU性能與此前產品相比有所提升——按每時鐘執行的指令數量計算增長了40%。」——Mark Papermaster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AMD此次的性能提升幅度將是比較獨特的。
對總是喜歡充分壓榨每一處性能的PC玩家而言,這將是極具吸引力的。第一款Zen晶片將在今年年底登錄桌面級PC。此後按照計劃,AMD將在2017年推出針對伺服器和筆記本平臺的晶片,最後才是嵌入式平臺。
「近期晶片的開發重心並不在於CPU性能,而是能效比。」 ——Mark Papermaster
誠然,在近年推出的幾個架構上,Intel對CPU性能的提升並不大,通常只有不到10%。相對的,Intel在能效比上做了更好的優化,事實也證明:採用新一代Intel晶片的筆記本電腦續航時間明顯變得更長了。
AMD也在一直嘗試通過各種方式提升Zen的晶片性能和能效比:
-增加同步多線程技術,使得虛擬機或高度依賴多線程的工作能夠更好的協調運行;
-重新設計緩存子系統,以此提升多核心的任務執行效率;
-解決了影響早期架構能效比的因素,兼顧高性能與低能耗。
「此外,由於AMD此次採用了目前非常先進的14nm FinFET工藝,所以可以說,在Zen這一代,AMD的晶片製造技術已經與Intel平起平坐了。」 ——Mark Papermaster
FinFET工藝能夠將電晶體以三維的方式堆疊在一起,因此與把電晶體簡單以平面的形式鋪展開相比,能夠大幅提升晶片的性能和能效比。
Intel此前一直在製造工藝上領先於AMD,但由於10nm工藝的延期,14nm將繼續沿用至今年年末推出的第七代Kaby Lake,這才給了AMD反擊的機會。
然而,AMD也不要過於樂觀,與Intel的「平起平坐」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因為按照Intel的路線規劃,將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第一款代號為Cannonlake的10nm級晶片。
AMD自己也清楚自己的優勢不在於CPU部分,而在GPU上,AMD可以利用這一優勢,把Zen打入遊戲和VR等快速增長的市場。目前,AMD正在與虛擬實境設備商和電腦製造商在VR方面進行合作。而並沒有如AMD Radeon強大的圖形核心的Intel,則只能幹瞪眼。
但Intel也有自己的優勢和特性。目前已有消息顯示,在今年晚些時候,該公司將推出基於3D Xpoint技術的產品。該技術是Intel在2015年公布的新型內存/快快閃記憶體儲方案,能夠大幅提升搭載Intel處理器的個人電腦的整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