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菊花情操的作文
2024-12-09 02:05:08
心意如菊花般美
曉琳是個十分內向的女孩,她的性格源於她是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在她四歲時就得了肝癌死了,許多孩子笑她是沒爸的孩子,為了自己不受到傷害,她把自己封閉起來,且把所有想靠近她的人拒之門外,視為異類。
老師知道她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便想辦法接近她,可是曉琳根本就不領情。直到有一天,她媽媽想讓曉琳輟學,因為家裡實在沒有能力再供她上學了,宋老師好說歹說,並幫曉琳墊上了學費,媽媽才答應讓她上學。
從此,她對宋老師的看法徹底改變了……這天,曉琳早早地起床了,背上書包向後山走去,此時雖是初秋時節,但近日卻暴雨不斷,突然一陣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雨,但曉琳不顧一切,好像在尋找著什麼?突然她眼前一亮,向山上跑去,因為下雨,路很滑,她摔了一跤,泥土粘在了她那件粉紅色的新衣上。終於,她採到了幾朵菊花,有黃的、也有藍的。
她一路小跑到老師辦公室,生怕這些可愛的天使被雨水淋壞。她透過窗口看見宋老師桌上的眼鏡,而宋老師已經疲憊地趴在桌上睡了,顯然她不知道有人來了。她悄悄地進了屋,把花輕輕地插在筆筒上,她笑了,7年了,她從來沒有笑過。她靜靜地看著老師,不知過了多久,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把她的臉襯得紅紅的,她的心意如菊花般美。
這一天正是9月10日教師節。
05年湖北高考優秀作文: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裡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閒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閒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枕相依,樂在其中。
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清閒與曠達!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說的那樣:處於桃源之地,與世隔絕,別有洞天?有多少人又能理解他離開了人人都認為是幸福生活的官場情懷?你能體悟出他那處在世俗紛爭、虛偽汙濁的官場中的苦痛?他明白,一個人無力挽回歷史潮流,既然這樣,他只有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無奈,走得悲傷,走得落寞,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這渾濁的世俗掩埋。他只有內在心理矛盾,派生出外在的「菊花」人生。
於是希望自己「入」則清閒、自在,忘記一切,超凡脫俗,回歸自然;「出」則兼濟貧窮百姓,以文穿透社會,抒寫人生情懷。或許正因為他的抑鬱和極度掙脫,使得他在與自己的拼搏中,給了世人一種驚世駭俗的超然,一種出乎尋常、回歸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靜美。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出乎」的,便是外在豁達瀟灑;「入乎」的,似乎就幾近於閒情、雅致。我們常常只看到陶淵明簡單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外乎」,卻不知,他的思想掙扎、心情苦悶而複雜的「內乎」。或許有人說他超然,或許有人說他超傻,這些相對他而言並不重要。在陶淵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其真愛,是他人生的全部詮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分明地看到超凡脫俗的陶淵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著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
【點評】:陶淵明的歸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歷史故事了。我們都為他歸隱的灑脫叫好稱頌,可本文小作者卻透過他灑脫的外表透視到了他內心的苦痛,品出了陶淵明「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菊花人生之味。審題準確,語言優美,表現力較強。內蘊深厚,融哲理於情思之中,能打動人心,給人以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