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端午節來歷:飛鳥時代由中國唐朝傳入(又叫兒童節)
2024-04-18 03:08:06 3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歷史悠久,有著民族情懷在裡面。可是不單單中國有端午節,日本也有端午節,那麼日本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呢?它和中國的端午節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日本端午節來歷
日本的端午節又叫做兒童節,是男孩子的節日,有男孩子的家庭在這天會豎起鯉魚旗,吃粽子和柏葉餅來祝賀。日本的端午節是在飛鳥時代由中國唐朝傳入日本,不過時至今日已經和中國的意義大不相同。而且日本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據說在以前有個叫做平舒王的君主,誅殺了一個不忠之臣,結果這個奸臣在死後竟然化為了一條毒蛇,還在繼續害人。有個十分有智謀的大臣,戴著紅色的蛇頭,身上灑滿了菖蒲酒和毒蛇激戰,最終制服了毒蛇。從此便有了端午節插菖蒲、燻艾葉、喝菖蒲酒的風俗。
日本端午節和中國的區別
日本的端午節在習俗上已經和中國不同,中國的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及插艾草、喝雄黃酒、吃雞蛋,而且有不少相關的民間傳說。而日本的端午節成了兒童節,有插鯉魚旗、吃柏葉餅、擺兜等活動。
另外在吃粽子上也有所不同,中國的粽子是用糯米、葦葉、竹葉包成三角或者四角形。而日本的粽子則是用磨碎的米粉、用菰葉等來包成圓柱形。而且中國人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日本人吃粽子蘊含著的是希望子孫繁榮的美好寓意。
在活動方面,中國人會進行划龍舟競賽等活動,而日本人則是有大型的放風箏的活動,在男嬰出生後過的第一個端午節,父母們都會放風箏祝福兒子健康幸福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