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城磚遭倒賣 世界十大神秘古蹟遺址盤點
2024-04-22 07:27:05 1

工程現場大門旁邊散亂堆積著約兩三米高的廢磚塊。圖/張宏傑微博
當地政府回應,維修工程按規定報呈國家文物局審批後實施,完整刻字古磚收庫保護
5月15日,微博認證為學者、作家的博主張宏傑稱,安徽鳳陽明中都東華門遺址維修現場有工人「用電鑽把完好的舊磚起掉」換上新磚,「把真古蹟修成假古蹟」。
對此,鳳陽政府官方微博回應稱,因為東華門門券坍塌毀損嚴重,根據設計單位意見,需要剔除破損、鬆動城磚,再對殘缺部分進行修補加固。整個工程各項方案均按照規定報呈國家文物局審定批准後實施。
質疑遺址維修現場有工人倒賣城磚
張宏傑在微博上稱,維修現場,工人們把舊磚拆得如同小山,從裡面挑有刻字的,然後把文物外面砌上一層新磚。還有工人倒賣舊城磚。「問我們要洪武哪年的」,說刻字的要幾千元一塊。
微博附了幾張照片和一條短視頻。從照片可以看到工程現場大門旁散亂堆積著約兩三米高的磚塊。
5月15日上午8點,張宏傑告訴記者,自己是14日下午到鳳陽東華門遺址維修現場,現場沒有發現任何技術人員,工地上堆著一大堆古磚,約有三米高。
張宏傑還表示,西華門修復工作也存在嚴重問題,「完全是把舊東西修成新東西。」
當晚9點,鳳陽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中國鳳陽」轉發張宏傑微博,回應稱當地已安排有關部門調查情況。晚11點左右,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發文表示,國家文物局已要求省相關部門儘快核實。
官方回應:未發現倒賣城磚現象
5月16日凌晨,「中國鳳陽」發布調查結果,稱15日下午縣政府已責令縣文廣新局成立調查小組趕赴現場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張宏傑所述現場是東華門門券殘缺隔牆維修工程,北京建工建築設計院設計,國家文物局審批,江蘇省常州市江南園林有限公司中標,整個工程審批、招投標及建設過程嚴格按照規定進行。
針對工程使用電鑽的疑問,「中國鳳陽」稱,因東華門門券坍塌毀損嚴重,根據設計單位意見需要剔除破損、鬆動城磚,再修補加固,但部分已鈣化的漿料及城磚非常堅硬,鏨除困難,所以工人使用電鑽剔除。
對於倒賣刻字磚的質疑,「中國鳳陽」稱,經核實,當時遊客和現場工人閒聊稱要拍攝帶字城磚,其中一位工人插話向遊客吹噓字磚字號,炫耀城磚價值,並沒發現倒賣城磚現象。
聲明還指出,舊磚堆並非從城牆扒下來的,大部分是鳳陽縣從老城棚戶區改造拆除及皇城內部分居民房屋圍牆拆遷後收回的城磚。鳳陽縣文物部門對所有完整且刻有文字的城磚均進行了收庫保護,對部分殘缺且能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城磚提供給施工單位使用。現場派駐工地代表監督施工,視頻拍攝時,監督人員也在現場。
「中國鳳陽」稱,在整個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過程中,各項方案均按照規定報呈國家文物局審定批准後實施。
-專家建議
「遺址修繕應遵循修舊如舊原則」
公開資料顯示,鳳陽縣明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與多個古城一起捆綁申遺,已列入預備名單「明清城牆」項目。
2014年11月國家文物局《關於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皇城中軸線部分遺蹟本體保護工程立項的批覆》稱,保護方案編制過程應堅持最小幹預原則,以現狀保護為主,注意控制工程規模、範圍和強度。
另一份《關於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承天門至午門中軸線(禁垣範圍)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立項的批覆》也要求,堅持最小幹預原則,以維護遺址本體安全為主,注意控制工程規模、範圍和強度,減少對遺址的幹預。
聲明:《遺址城磚遭倒賣 世界十大神秘古蹟遺址盤點》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南樓畫角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