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姓起源和來歷:堯帝後裔受封於祝地(建立祝柯國改姓)
2024-04-29 11:58:08
祝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祁姓,西周時期,周武王賜封堯帝的後裔於祝地,後來以國和地為姓,後裔便改為了祝姓。二是源自任姓,顓頊的孫子重黎由於擔任火正這一官職,又被稱為祝融氏,所以後代以祝為姓。三是源自古代祭司官位,又稱為巫祝,最終簡化為祝姓。
祝姓起源和來歷
1. 源自祁姓
在西周時期,周武王姬在平定戰亂之後,為了表彰先聖,於是將黃帝、堯帝等先人的後裔都進行了分封,其中堯帝的後裔被封於祝地,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禹城,最終成立了祝柯國,後來被齊國所滅,最終遺民便以祝柯氏為姓,後來簡化為祝姓,並且傳承給了後代。
2. 源自任姓
這也是祝姓最為古老的一支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後裔顓頊的孫子重黎,他當時擔任部落中的「火正」一職,主要負責掌管部落中的火,帝嚳認為他勞苦功高,就像火一樣發光融化天下,所以將其稱為祝融氏,最終重黎的後代也就以祝融氏為姓,現代時簡化為祝姓。
3. 源自古代祭祀官職
祝姓也有部分族人是因為祖先擔任祭司官職「巫祝」,才以「祝師氏」「巫史氏」「巫祝氏」等為姓,最終也在多省文中被簡化為了單字祝姓,最終形成了祝姓氏族的一脈。
4. 源自少數民族改姓
與類似,祝姓氏族中也有部分是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其中包括了鮮卑族、滿族、蒙古族以及回族等,最為典型的就是鮮卑族中的拓跋部,其中有一個叫做吐缶氏的族群,後來在北魏孝文帝在位的時候,因為推行漢化政策而改姓為祝。還有滿族中的喜塔喇氏後來也改為了祝姓,不過滿族都是在清朝中期才改漢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