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鴴:長僅18釐米,壽命較高(至少10年)
2024-04-27 05:41:06
關於蒙古沙鴴,它有5種亞種分化,壽命較高,至少有10年。那麼它還有一些什麼特徵?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蒙古沙鴴
蒙古沙鴴是一種小型溼地水鳥,主要分布於阿富汗、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印度、韓國、紐西蘭、新加坡、中國等等地區。它們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8月,雌鳥每窩大概會產3枚卵。
特徵
蒙古沙鴴的體型較小,它的體長大約是18到20釐米,體重大約是51到67克。夏季的時候,它的上體是褐色或者沙褐色,頭頂是灰褐色,上面有棕色,額部是白色、黑色或者只有白斑,頭頂前部有黑色的橫帶,後頸部是棕紅色,腰部是白色,尾部是灰褐色;下體是白色,胸部和頸側部是慄棕紅色。冬季的羽色和夏季類似,但是夏季所有的黑色和慄紅色變為褐色。蒙古沙鴴的虹膜是黑褐色,嘴巴是黑色,腳是暗灰綠色。
生活習性
蒙古沙鴴喜歡生活在海邊沙灘、河口三角洲、水田、鹽田等等地方,它們會將自己的巢穴建造在高山苔原地上和水域岸邊。它們通常會單獨活動,在冬季的時候常常結成大群活動。蒙古沙鴴的膽子很大,不害怕人,常常去水邊沙灘走走停停,不到逼不得已的情況是不會起飛的。昆蟲、軟體動物、蠕蟲、螺、螻蛄、蚱蜢等小型動物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現狀和保護
由於蒙古沙鴴的分布範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量趨於穩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危機的物種。之後,蒙古沙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