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臺大數據存儲:壓倒一切的是可靠
2024-04-09 06:33:05 2
泡泡網資訊頻道5月7日 儘管與電視臺動輒幾十G的高清節目製作的數據存儲需求相比,廣播電臺所需的數據存儲量要小很多。但是不斷開闢的全新電臺頻道,不斷延長的播出時長,特別是觀眾對立體聲廣播音質的高要求,這都令廣播電臺對大容量硬碟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數據存儲的穩定性方面,廣播電臺的要求更為嚴苛。這也使得希捷等一線品牌的高品質企業級硬碟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採納。RAID6保駕護航
目前,由於廣播電臺的直播類節目佔比較重,加之實時採訪更適合於廣播的播出形態,因此相對於電視而言,廣播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快捷播放的優勢。因此,電話連線直播成了廣播中最常見的一種節目類型,也最為觀眾所歡迎。但也正因為如此,上至廣電總局,下至各電臺主管部門,都非常重視直播節目的播出安全。而另一方面,即使不是直播節目,播出安全也同樣承受相當大的壓力。這主要是因為電臺的競爭壓力空前激烈,很多頻道都實行24小時不間斷播出,如果數據存儲、調取、傳送出現問題,很可能出現斷檔現象,這樣的播出事故,至今仍時有發生。因此,如何儘可能避免播出事故,始終是各電臺最為重視的頭等大事。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外觀
以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為例,目前各頻道都已經開始採用最為先進的RAID6磁碟陣列。與此前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的RAID5相比,RAID6除在每個硬碟上都有同級數據XOR校驗區外,還有一個針對每個數據塊的XOR校驗區。這樣一來,等於每個數據塊有了兩個校驗保護屏障(一個分層校驗,一個是總體校驗),因此RAID 6的數據冗餘性能相當好。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技術部門的薛總工程師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通常都是使用六塊希捷硬碟。其中,4塊硬碟在使用時都被先條帶化,然後分別存儲數據和校驗位。如果有兩塊硬碟出現故障,其他四塊硬碟仍然可以照常運轉,硬碟間的相互備份,確保了資料存儲的可靠性。」
SAN應用:以空間換安全
從廣播節目製作的實際存儲量來說,1G的高清節目就可以滿足6個小時的播出量,這一數量級在「高清」「光纖」時代,的確不算很大。但是,即使如此,考慮很多廣播電臺都已實現24小時不間斷播出,這樣下來一天一個頻道的播出節目的累計數據量也將達到4G。而以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各類調頻及專業頻道已達10個,預估也需40G的大容量存儲空間,這同樣是一個不小的存儲量。而在實際情況中,廣播電臺的存儲需求卻要遠高於這一簡單的累加預估值。
對此,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技術部門的薛總工程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由於廣播節目製作從技術手段運用和實現上,都相對比電視要更簡潔更靈活,因為我們目前採用的是SAN(也就是存儲區域網),這使得我們在調用傳輸RAID磁碟陣列的數據時更為快捷,各數字IT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也更為方便。此舉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節目的製作周期,也更便於節目能迅速及時播出。但是,這也同時增加了節目在製作環節及播出安全的風險。通常情況下,都是採用用空間換安全的做法。即進行了2-3個副本數據做備份,以確保萬無一失。這樣一來,對高質量的硬碟需求自然有相應的增長。」
據悉,按廣電總局頒布的現行節目安全播出標準,對從業人員的考核標準為百小時停播率不能超過數秒,有的電臺內部規定更高。薛總工程師表示,儘管導致節目停播的因素很多,但因硬碟故障而釀成播出事故的比例較高,因此,聯想、IBM在向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提供傳輸編播整體解決方案時,在硬碟的選購上也都十分嚴格,希捷的企業級硬碟目前是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應用最多的硬碟。這同樣是出於安全播出的考慮。
圖2:一般SAN存儲備份方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