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高考二模優秀作文:我在遊戲,你在哪裡
2024-04-13 01:38:05 1
「一百年以前躺在床上吸鴉片,一百年以後躺在床上玩手機,姿態驚人地相似。」21世紀的今天,人們又沉迷於「遊戲」這一精神鴉片,行不離、食不離、臥不離、廁不離——有調查稱,如今中國有600萬人每周至少玩22個小時的遊戲。21世紀,你的閒暇時光傾瀉在哪裡?
這是一個所謂「娛樂至死」的時代——從iPad到iPhone,從PSP到PC,式樣不一的設備配上五花八門的遊戲,現代人的「遊戲人生」已整裝待發。浩浩蕩蕩的「遊戲大軍」中,有學生,有白領,有失意者,有得意人。全民放鬆,知乎所從?
網際網路時代為遊戲的「風行」打開了大門,新技術手段更為遊戲的「風靡」鋪設了廣道。電子遊戲一改傳統紙牌遊戲抑或各類實在的體育遊戲,將玩家置於一個完全虛擬卻又「合情合理」的環境中,彌補了玩家現實生活中身體機能的弱項,滿足了玩家在和平安穩又平淡無奇的小日子中叱吒風雲的心理訴求。粉飾一新的遊戲帶著精良的場景製作與動人的劇情設計「秒殺」其他一切休閒活動,一躍成為新世紀現代人的「養生利器」。
而現代人生活的枯燥緊張與精神的空虛衰弱,是遊戲能夠「大行其道」的根本因素。工業化生產出了一種規範的流水程式,也生產出了一批思維固化的勞動大軍。人們被迫在每天拿出八小時去高強度地為不是自己的目的、以不屬於自己的方式去耗費精力,就範於精準緊湊的節奏。因此,在工作之餘,他們會更傾向於一種「徹底的放鬆」和「完全的解放」,藉助遊戲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這裡有不一樣的社會分工,有更多的刺激和英雄夢想,有在屏幕之外的似乎永遠奮鬥不到的事物。人們對遊戲的瘋狂依賴,正是從側面反映出人們精神生活的缺失。高中作文這份缺失決定了他們向外搜尋慰藉的衝動反應。《新周刊》中有一句話:「精神世界外化,社會生活物化,面對自己石化」,鞭辟入裡地揭示了現代人「外化」而空洞的思想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