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是什麼意思:憤怒青年(思想偏激、極端、情緒化)
2024-04-15 23:17:11 2
憤青這個詞雖然現在很少被提及,但是我們應該都不陌生。那麼憤青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憤青是什麼意思
憤青的全稱是「憤怒青年」,這個詞很早就存在了。
具體含義
憤青指的是「憤怒青年」,這種青年的思想偏激、極端和情緒化。雖然憤青這個詞在1990年代中後期成為流行詞,但其實憤青這種現象早就存在了。憤青的英文是「Angry Young Men」,而「Angry Young Men」這個詞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就已經出現了,在那個時候的英國指的是思想激進的作家,比如John Osbourne的《憤怒的回顧》。我國的憤青最早指的是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影片《憤怒青年》就描述了一群不滿足現狀想要改變的青年。
分類
憤青比較科學的分類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主要是根據傾向性來區分的。我們都知道「三民主義」分別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因此憤青就可以分為「A型民族主義憤青」、「B型民權主義憤青」、「C型民生主義憤青」。而這三大類又可以分為幾小類,即「AB或BA型民族民權主義憤青」、「AC或CA型民族民生主義憤青」、「BC或CB型民權民生主義憤青」、「ABC型的三民主義憤青」。不同時代的憤青人群是不一樣的,比如文革年代的憤青指的是紅衛兵;80年代的憤青指的是搖滾青年;90年代的憤青指的是朋克;現在的憤青指的是網絡上面的鍵盤俠。
特徵
憤青有四個基本特徵,即思維的情緒化、非理性化、簡單化;標榜愛國,並不等於愛國,只是和愛國有交集;主張採取極端措施,甚至主張以暴力改變社會;拒絕妥協,對外交往以非常強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