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遊黃山」作文匯集
2024-04-20 04:53:07 2
第一篇: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就足以證明黃山的壯麗與風景秀麗。
黃山以「奇松、奇石、雲海、溫泉」四絕而聞名中外。景區上下「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七十二座山峰,處處都有青峰點綴。最有名的奇松,便是「迎客松」。細長的「手臂」和扇子型的「手掌「一同張開,猶如一位熱情好客的人,正在歡迎遠道而來的遠客。最具特色的當然是團結松,團結松的根部剛好有56根,就像56個民族團結一心,是國家永遠像松鼠那樣挺拔、頑強、永遠青翠。充滿活力。
有了奇松還得有奇石,你看那「天狗望月,似乎是從美麗的天空中駕雲而來了一條健壯的狗,望著月籠輕紗的月亮,對著深藍的天空不住地大聲嚎叫,好像已經陶醉在那璀璨的星空中了,再看看」仙女彈琴」,就像一位美麗如花的仙女,抱著自己的愛琴琵琶獨自一人兢兢地坐在石頭上,親情地撥動著琴弦,似乎想將滿腹憂愁彈走,拋到九霄雲外去;偶爾,她也會望那由璀璨群星裝點的閃閃發光的星空,輕輕地笑了笑,似乎所有的憂愁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手指撥動得更加輕快了。
登上山頂往下看,「它時而平靜得像湖面;時而像波濤洶湧的大海,時而輕如絲綢,時而怒氣衝霄……」我不禁朗誦起書上的詩句來。我似乎是一位神仙,我到哪兒,它也跟到哪兒。似乎,腳可以踩到它,手可以捉到它。它是誰?它就是雲海。
黃山的日出,更是一大奇景:早晨,攀上山頂,一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紅日未出,遠處幾縷朝霞染紅了天空。一眨眼,遠處天海相連之處出現了一個小圓點,隨之,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隨後,在無邊無際、潔白無瑕的雲海襯託下,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黃山以奇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著稱於世,它集中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峰,衡山之煙霧,廬山之瀑布」等名山名景於一身。難怪人們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第二篇:
黃山雄踞安徽南部,它山體獨特,玲瓏巧石,千姿百態,有著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陡峭,衡山的煙雲,廬山的飛瀑,雁蕩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涼,是我國著名的山嶽之一。
我是坐車去黃山的,車子駛進郊區後,一路上雖見山峰連綿起伏,但都平淡無奇。不料剛轉過一個大彎,眼前的景色突變,好象頃刻間拉開了巨大的帷幕。只見那裡峰林如海,闢地摩天,危崖土兀,幽壑縱橫,美不勝收。
到了黃山腳下,我們休息了十分鐘後,開始了艱難的旅程。我們一路上,爬爬停停,好不容易爬到玉屏樓,只見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樹聳立在巖石縫中,它的樹幹中部伸出的兩大側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揮展雙臂,歡迎四方的賓客。導遊介紹道,這是迎客松。過了玉屏樓,我們繼續出發,剛走幾步,幾個隊員一屁股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不走了,喘著氣說:「真是累壞我了,早知道不來了。」隊長鼓勵地說:「堅持就是勝利,黃山的美景還在前頭,不走了多可惜啊!你們走不動,我背也要背你們上去。」他們被隊長的一番話打動了,立刻站了起來,繼續上路了。途中我們經過了黃山第一險一線天。爬一線天時,真可謂是頭頂烈日,腳踏寒冰。要時刻注意著腳下的冰,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我們一個推著一個,終於到達了黃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頂。我撫摩著刻著字的石碑,不禁想起《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的明教聖地。
從光明頂往下看,漫天雲霧悄然而至,穿行於山巒之間,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迴旋,時而舒展,由而展現雲海,雲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現身時,好像滔滔白浪,淹沒時,深谷溝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島在海中沉浮,轉眼間,又波濤起伏,浪花飛濺。望著遠處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
回家的路上,我們都回味著黃山的勝景。黃山它雖沒有富麗堂皇的廟宇,也沒有宏壯觀的禪院宮苑,全憑自己毫不雕飾的天姿國色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難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遊罷黃山後,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讚嘆。
第三篇:
早就聽說黃山是個風景優美的好地方,尤其是學過課文《黃山奇石》後,做夢都想去那個雲霧繚繞的人間仙境。盼望已久的暑假到了,聽爸爸媽媽說準備帶我到黃山旅遊,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被人們稱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我們從雲谷寺站坐上纜車,沒幾分鐘,我們就到了白鵝嶺站,下了纜車,我們一家就開始登山了。我們一邊往前走,一邊欣賞黃山的美景。剛開始時,我興致盎然,又蹦又跳。可是走了不到十分鐘,我就感到這臺階怎麼這麼陡啊,我的額頭直冒汗,腿肚子直發軟,爸爸讓我拉著他的手,一步步地向上爬。到了山腰,媽媽勸我歇一會兒,吃點東西,補充能量。經過短暫的休息,我們就繼續出發了。經過三個小時的努力,我們經過跋涉終於來到了黃山的最高峰,海拔1860米高的光明頂。人們常說:到了黃山,必到光明頂。光明頂上平坦而寬闊,黃山美景盡收眼底。站在光明頂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風景,仿佛置身仙境,這真是一種享受啊!黃山的雲海果然名不虛傳,雲遮霧掩,神秘莫測,一切都顯得影影綽綽的,過了一會兒,雲霧更濃了,什麼都看不清了。好景不長,天公不作美,瓢潑大雨不期而至,我們差點被淋成「落湯雞」,趕緊跑回了房間。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們就起床了,從光明頂出發,過鰲魚洞,穿過百步雲梯,來到了黃山標誌性景觀——「迎客松」,迎客松的一側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姿態優美。人們紛紛在這裡合影留念。在爸爸媽媽的一再催促下,我依依不捨地向黃山告別。
黃山真美啊!它的多姿多彩讓我流連忘返。真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