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之後全國都沒了大杜鵑「布穀布穀」的叫聲它們去哪兒了?
2024-04-14 21:25:07 2
國內的布穀鳥屬於夏候鳥往往都在夏季繁殖冬季遷徙過冬。麥收過後,所有的布穀鳥紛紛飛離,這是因為除四聲杜鵑是海南地區的留鳥之外,其餘杜鵑均是國內夏侯鳥的後代。夏侯鳥是指一種鳥夏天在A地裡繁殖,再於秋冬季飛抵B地越冬,那麼這隻鳥對於A地而言,便是夏侯鳥。杜鵑鳥喜歡在繁殖季叫
杜鵑鳥到達繁殖地後,一般情況下不亂叫,但是在繁殖季的時候,杜鵑開始叫起來,它們的叫聲實際上是一種吸引異性的手段。因此5~7月常聽田間地頭有「布穀布穀」之聲,這實際上就是杜鵑鳥的求偶行為。它在尋找一個合適的配偶之後,便開始鳴叫。而且它們一旦配對就完成了,並且進入孵化期,亦不亂叫。
按時間計算,杜鵑鳥的鳴叫聲始於5月,一直持續到7月初,多數杜鵑已在宿主鳥巢內產卵。這時的鳥類一般都會把蛋孵化出雛鳥。而且這段時間正好等於麥收後,所以給人以「麥收過後布穀鳥消失了」之類的錯覺。
杜鵑鳥的遷徙
而且,杜鵑鳥在這個時候尚未飛出繁殖季,它們還將在我國居住一段時間,一直到八九月才飛到越冬地,只是在這之前,它們停止鳴叫罷了。杜鵑鳥遷徙能力極強,一些專家曾對數隻大杜鵑飛行軌跡進行了特別分析,發現它們可以從北京飛往雲南,再途徑東南亞,又不斷飛到非洲過冬。第二年的春天,這些大杜鵑再一次原路回到了北京,繁育後代,就路程而言,大杜鵑居然不到一年的時間,遷徙距離可達32000千米,太會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