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徵文: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2024-06-11 20:37:03 1
【篇一】
五一國際勞動節亦稱「五一節」,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隊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
此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蕩蕩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放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五月一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一天。節日,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採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篇二】
19世紀8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美國無產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工人運動。當時美國資產階級為了進行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進行殘酷的剝削壓榨,用各種手段迫使工人每天從事長達12至16小時的勞動。美國廣大工人逐漸認識到,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必須起來進行鬥爭。
從1884年開始,美國先進的工人組織通過決議,要為實現「每天工作八小時」而戰鬥,並且決定展開廣泛的鬥爭,爭取在1886年5月1日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提出後,立即得到美國全國工人階級的熱烈支持和響應,許多城市數以千計的工人投入這場鬥爭。罷工工人遭到美國當局的血腥鎮壓,很多工人被殺害和逮捕。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等城市的3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改善勞動條件。這場鬥爭震撼了整個美國。工人階級團結戰鬥的強大力量,迫使資本家接受了工人的要求。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為了紀念美國工人的「五一」大罷工,顯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力量,推進各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鬥爭,會議通過決議,在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示威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這一決定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會舉行活動以示慶祝。
國際勞動節的意義在於勞動者通過鬥爭,用頑強、英勇不屈的奮鬥精神,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也是「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精髓所在。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