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時間怎麼算,入伏吃什麼(三伏飲食推薦)
2024-06-11 22:22:06 2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但是卻不知道三伏天每年時間是不一樣的,是要計算的。那麼入伏時間怎麼算呢?入伏後應該多吃什麼來調養身體呢?下面為你公布入伏時間怎麼算,入伏吃什麼。
入伏時間怎麼算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幹支紀日法」用天幹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點擊查看:
入伏吃什麼
1、小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些都是小麥做成的。小麥做主食能提供能量和B族維生素,但它還有很多藥食兩用的功效,能幫助我們安度盛夏。
2、苦味食物
三伏天,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伏天裡主動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天然養生品。
3、羊肉
吃羊肉也得分體質,有的人體質偏寒,夏天多吃一點羊肉也不會有不適反應,而體質偏熱的人就不要多吃了。而且,羊肉含高蛋白,有的人吃多了也容易過敏。但對於大部分人,特別是一直呆在空調間裡的人來說,和家人吃一頓燉或涮的火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餛飩餃子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初伏要吃餛飩,其實對於南方人來說,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人有「初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
5、雞肉
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裡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的時候可適量加入生薑生薑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溼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蘊寒,方阿朱秋發寒病。
6、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最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欲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慾,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點擊查看:。
推薦閱讀:
聲明:《入伏時間怎麼算,入伏吃什麼(三伏飲食推薦)》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滔滔人生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