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魯迅紀念館作文
2024-06-12 07:49:06 1
導語:魯訊先生的一生,是與整個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種精神,也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小編整理有關魯迅紀念館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參觀魯迅紀念館
今天,我們終於盼來了假日小分隊的活動,今天我們要到魯迅的故鄉紹興去玩。說起魯迅呀,他有兩個老婆。他的第一個老婆叫朱安,第二個老婆叫許廣平。到了魯迅紀念館,我們在大門口拍了集體照,請了一個導遊阿姨作講解。我們首先來到了魯迅的祖居,聽導遊講魯迅原來的名字叫周樹人,他的母親姓魯,魯迅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敬愛,取了魯迅的筆名。魯迅的祖居真大呀,我們轉了好幾個房間,我都轉得有點暈頭轉向。接著我們來到了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魯迅就在這兒背《三字經》、《弟子規》的。魯迅的老師叫壽鏡吾,是當年紹興城裡最有名的私塾老師,也是最嚴厲的老師之一。學生不聽話的話,老師就會用戒尺打學生的手心,學生們都很害怕。有一次,魯迅的爸爸生病了,魯迅為了給爸爸找三年的陳蒼米就到鄰居家去要,可是沒有找到,但他趕去上學卻遲到了,挨了老師的批評。魯迅就在他課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一個小小的「早」字來提醒自己,下次上學只準早到不準遲到。魯迅是一個追求上進的好孩子,讀書非常用功,學習成績也很好,後來成為一個有名的大學問家。我們要向魯迅學習讀書的時候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我還專門買了一塊讀書「三到」的鎮紙來提醒自己。
在導遊阿姨的帶領下,我們又能來到了百草園。據說這裡是魯迅小時候和同伴玩耍的地方,那裡有很嫩的草,還有吃了會長生不老的何首烏。以後我們會學到一篇魯迅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章,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低矮的泥牆,高大的皂夾樹、光滑的石井欄。魯迅小時候在石井欄上跳上跳下,我們也在石井欄上爬上爬下。我們還在一塊刻有「百草園」字樣的大石頭邊拍照,男生一張,女生一張,大家一起一張,玩得可開心了。魯迅家那麼大的房子因為魯迅爺爺的科場舞弊案後來被賣給了鄰居朱家,魯迅家住得簡陋起來,日子也變得窮了起來。
從魯迅紀念館出來,我們專門去品嘗了紹興的臭豆腐。紹興的臭豆腐聞起來臭臭的,吃起來香香的。我們還聽導遊阿姨說,紹興有「三烏」——烏氈帽、烏乾菜、烏篷船。下午我們還真的去東湖坐了烏篷船,晃晃悠悠的,真是開心極了,也好玩極了!
第二篇:參觀魯迅紀念館
周日的上午,我懷著敬仰的心情和媽媽來到了阜成門內的一個胡同裡,因為魯迅先生的故居,就靜靜的坐落在這。
北京的初春還是有些涼意,但我看到大門口桃樹上的花苞,我的心裡頓時溫暖了起來。人一進門,就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幽靜的四合院,淡淡的陽光灑在房簷上,一點也不顯得冷清,似乎還有人居住在這裡。這個青瓦灰牆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間有一棵大的丁香樹,聽故居的管理員阿姨告訴我這棵丁香樹是魯迅先生親手栽種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魯訊先生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這裡到了春天肯定是滿園飄香了。
院子北邊的房子是正房是魯訊先生的母親和妻子朱安的臥室,西邊是廚房,東邊是女工們的臥室,南邊的房子是魯迅會客和藏書的地方。堂屋的後面,接出的一間小房子,是魯迅的臥室兼工作室。這裡每間房子的布置都是魯迅先生親自設計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樸典雅,擺設也很整齊對稱。房屋的後面還有一個小院子,有兩棵棗樹,不過是後來補種的。(就在這個四合院,魯迅先生在此居住的兩年期間完成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國小說史略》、《熱風》等著作,同時還主持編輯了《語絲》、《莽原》等周刊雜誌。
在故居的東邊,有一個陳列大廳,擺放著各種展板和實物,濃縮了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在紹興的」部分主要展示了從魯迅先生在紹興時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他經歷了家道的敗落,也由此體驗了人生的辛酸。接著,「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學經歷,使青年時期的魯迅抱定「救國救民」的信念,後來又毅然做出「棄醫從文」的決定。在北京」的教學與革命經歷,使他有機會宣傳進步思想,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寫出慷慨激昂的戰鬥檄文,喚醒沉睡的國民,激勵人們革命救國。在他看來,一個民族的命運,遠遠重於個人的得失。魯訊先生的一生,是與整個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種精神,也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看完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的精神鼓舞著我,我不但對魯訊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裡真的明白了什麼叫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第三篇:參觀魯迅紀念館
金秋十月,我們又迎來了祖國媽媽的第54歲生日,在這歡慶的日子,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來到上海魯迅公園內的魯迅紀念館遊覽了一番。
魯迅紀念館是一座白牆黑瓦的建築物,一排排青翠碧綠的樹木環繞在它的周圍。正面牆上,周總理親筆題詞的「魯迅紀念館」五個金色大字在朝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我們沿著一長溜的石級快速走進了魯迅紀念館的大廳。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牆上那一幅幅描寫魯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畫。這些畫的製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魯迅先生當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廳裡還擺放著兩臺電腦,這是為參觀者作指南用的。我從電腦裡了解到: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個人物紀念館,它建立於1951年1月,在1958年遷入虹口公園,也就是現在的魯迅公園。
在大廳左側有一尊魯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讓人有一種zk168.com.cn與魯迅先生在一起的親密感。大廳右側是一條通往二樓的樓梯。來到二樓,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據魯迅先生幾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有描繪中國農民的《祝福》等。
大廳旁邊有五個展示廳,分別展示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紀念品。在第一個展示廳裡擺放著一些魯迅先生珍貴的手稿,上面是魯迅先生寫的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有些地方還用粗筆修改過。這裡還展出了魯迅先生生前使用過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廳裡,一塊寫著「民族魂」三個字的橫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媽媽說,這塊橫幅曾經覆蓋在魯迅先生的遺體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著一個民族的靈魂,體現出一個民族的精神。魯迅先生是現代文學家,它曾棄醫從文,用他那支筆喚起中國人民覺醒,批判罪惡的封建社會。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他